全息作战平台建设方案文件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1实施方案

我司承诺为本项目提供全面的软件模块开发、安装、测试与维护服务。如采购过程中软件产品的配置或需求存在不完善或不合理之处,我公司将主动提出修正建议,并在获得采购方认可后执行相应的增补措施。

我司将以严谨的专业精神组建技术团队,精心策划投标的整体方案,并详尽呈交包含长期维护、服务承诺及未来技术支持的详细行动计划。

自项目启动之初,我们期待与贵单位共同参与到系统的前期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及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对于本项目,我们将除了项目执行之外,额外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支持,期间将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持续的技术咨询服务。

1.1.1全面部署策略

本项目计划在60个日历日内顺利完成所有产品的研发与上线,并通过初期验收阶段。

1.1.2进度计划详解

本项目计划在60个日历日内顺利完成所有产品的研发与上线,并通过初期验收阶段。

1.1.3详细执行进度规划

实施计划时间表如下图所示:

n任务名称开始时间

完成持续时间

2017年08月

2017年09月2017年10月

 

 

 

S/2C8/27 9/29/109/17S/2410/11C/9

 

 

 

1项目启动

2017/8/17

2017/8/17

1天

需求调研

2017/8/18

2017/8/22

5天

 

概要设计4详细设计

2017/8/252017/8/31

2017/8/282017/9/2

4天3天

 

5系统开发

2017/9/4

2017/9/22

19大

 

系统测试

2017/9/20

2017/9/26

/天

 

7系统部署

2017/9/29

2017/9/29

1天

 

试运行

201//10/2

201//10/11

10天

 

初验

2017/10/11

2017/10/14

1天

 

1.1.4项目执行地

桂平市xxx指定地点。

1.1.5工作组详情

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我公司针对本项目配备具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认证、项目经理认证并且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我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高级项目经理担任本项目的项目经理,配备具有丰富项目实施经验的技术总监担任本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并保证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将全程参与本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项目验收前无故不得更换。选调优秀的具有省、市级部门相关项目集成、开发经验,能够与用户进行良好沟通,并掌握各专项技术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具有项目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开发等相关专业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本项目实施工作。

项目组织架构如下: - 项目经理:统筹领导 - 分管项目经理:专职负责 - 技术负责人:技术指导 - 咨询顾问:策略支持 - 上线团队:负责系统部署 - 项目管理:进度把控 - 程序设计:核心开发 - 项目实施:执行落地 - 需求分析:明确目标 - 数据库设计:结构搭建 - 程序编码:代码编写 - 系统集成:模块整合 - 软件测试:质量检验 - 质量保证:全程监控 - 运行维护:后期保障 - 用户培训:操作指导

项目经理:我司委派的项目经理,拥有丰富的9年IT项目管理经验,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各项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充分的授权代表我公司履行职责。

专业人士:拥有五年信息技术项目执行资历,并专长于公安大数据领域的实践经验。

1.1.6项目节点控制办法

我们坚持以满足质量和成本标准为核心,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的建设进度目标。为此,我司精心设计了有效的节点管控策略,以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项目采用分阶段管理方法,设置显著的里程碑节点:依据里程碑划分项目的不同阶段,灵活调整每个阶段任务规模与期限。遵循这一结构,每个子项目设有稳固期,后续子项目在前一阶段稳健基础上推进,有效分散潜在风险和进度延滞。通过局部进度与质量控制确保整体流程的稳定性,从而实现高效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具体而言,项目可划分为如下阶段:筹备阶段、启动阶段、需求分析、系统构建、正式上线及运营支持等关键节点。

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关键元素:关联角色与里程碑 作为项目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里程碑模式明确要求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首先,必须明确每个里程碑的指定责任人,其中包括设定每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指定负责人以及阶段预期产出。这使得里程碑成为实施经理管控建设节点的核心工具。一旦里程碑确立,相关责任人需确保按期交付成果,这样既有助于界定各角色职责权限,又推动任务按时达成。  因此,基于里程碑的质量控制机制本质上演化为对各角色绩效质量的监管,从而间接实现了对整个实施质量的有效把控。

项目里程碑的有效性需建立在明确的验证机制上:尽管普遍设置了里程碑,但关键在于它们是否伴随了严谨的检验标准。里程碑的设立初衷在于监控关键节点的完成,若缺乏具体的验证准则,所谓的里程碑管理便流于形式。为了确保里程碑目标的达成,应确立清晰的验证框架,包括时间表的合规性、任务分配的合理性以及进度调整的合理性。在项目实践中,若验收标准缺失,节点执行的合规性和项目的整体控制将面临风险。因此,未能制定可验证的里程碑标准常常是导致项目进度失控的关键因素。

确认里程碑成果的关键性:在系统实施的漫长进程中,有效监控和管理项目的进度,以确保按预定时间表推进,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提交并获得双方认可的里程碑绩效报告是不可或缺的。未经过双方确认的阶段性进展可能导致后续工作陷入风险,如客户质疑、重复劳动或频繁修订,这不仅消耗实施团队的时间与士气,更严重的是可能延缓项目进度,甚至引发延期和超出预算的风险。

1.1.7实施方案

我司依据项目特性,精心编排了详尽的项目执行方案,将全程划分为若干阶段,明确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工作流程、操作方法,同时清晰界定了各部门在各阶段的职责范围、工作任务与形式,以及进度时间表。实施地将按照采购方的要求设定。

根据我司严格遵循的ISO 14000软件开发标准,项目实施过程将被划分为若干阶段,并且每个阶段将按照国家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的规定,及时提交相应的文档和介质。

1.1.7.1项目准备

101项目准备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101A

项目计划

1、明确项目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核实目标与内容的一致性。2、核查分析项目人员、时间安排及技术分工

承建方

101B

项目启动会

1、介绍项目的情况,明确任务。2、时间进度安排、资源调配;

承建方与客户方

101C

安排需求

1、与采购人商定具体调研时间、方式、部门等

承建方与客户方

 

调研

2、准备调研提纲;

 

1.1.7.2项目实施

1)需求调研与分析

职责概览:精熟各项业务流程,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度剖析,进行详尽的业务需求调研,并与用户保持密切沟通,以充分理解他们的业务需求。对系统的整体业务功能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确保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客户的所有需求,包括系统功能的详实描述和性能规格的精确设定。

201需求分析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201A

需求调研

根据101C的安排到客户现场进行需求调研

承建方

201B

需求整理

根据调研情况,整理出需求分析报告v0.1

承建方

201C

需求报告内部评审

承建方对需求分析报告进行内部评审,形成需求分析报告v0.5

承建方

201D

需求报告客户评审

客户与承建方一起就需求分析报告进行评审,初步明确项目的具体范围和功能;形成需求分析报告v0.6

承建方客户方

201E

需求报告

客户与承建方一起确定需求分析报告,明

承建

 

确认

确项目的具体范围和功能,形成需求分析报告v1.0;并对项目需求变更的处理双方的约定,形成备忘录(《需求变更备忘录》)

方客户方

2)系统设计

任务:构建系统的整体功能架构并划分各个模块,明确各模块间的逻辑关联。详细阐述每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采用的算法、逻辑流程等内容,以解答关键问题——如何实际构造这个系统。

301系统设计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301A

系统设计阶段计划制订

1、重点讨论

承建方

301B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规范制订

1、参照公司设计规范要求针对该项目制定设计规范2、设计规范贯彻

承建方

301C

系统逻辑设计

1、分析需求分析报告和系统设计报告2、系统总体逻辑设计,实体、对象分析3、公用数据库设计4、数据库子模式划分5、数据库设计v0.5版确定并内部评审

承建方

301D

数据库子模式设计

1、各子模式分析员进行子模式设计,实体、对象分析2、系统接口设计3、数据库设计v0.6版确定并内部评审

承建方

301E

数据库物理设计

1、根据系统最终运行物理模式,调整数据库设计2、优化数据库设计3、数据库设计v0.5版确定并内部评审,评审通过形成数据库设计V1.0

承建方

302原型界面设计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302A

系统设计阶段计划制订

1、重点讨论

承建方

302B

系统设计规范制订

1、参照公司设计规范要求针对项目制定设计规范2、设计规范贯彻

承建方

302C

逻辑设计

1、系统总体逻辑设计,实体、对象分析2、公用数据库设计3、数据库子模式划分4、数据库设计v0.5版确定并内部评审

承建方

302D

原型界面建立

1、建立业务功能点,包括菜单、按钮、工具栏等2、建立业务流程总体框架3、建立初步的界面表达样式4、内部评审

承建方

302E

原型界面评审

1、功能点是否满足各单位业务需求2、业务流程3、界面表达、操作习惯方式

客户方承建方

302F

原型界面确认

承建方进行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和依据

客户方承建方

303基础编码整理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303A

基础编码整理阶段计划制订

1、计划本阶段的步骤,时间,部门安排2、提交《基础编码规范》文档

承建方客户方

303B

基础编码整理规范设计

1、整理各种系统需求的编码结构,数据格式,规范要求及意义、应用范围、

承建方

 

 

数据量大小,应用频度的评价

 

303C

基础编码整理规范的数据准备和填充

1、承建方提交编码规范格式给建设方,建设方可根据所提交的规范进行内部审定,可以提出进一步的合理化意见或建议2、建设方根据所提供的基础编码规范统一内部编码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具体数据3、按规范要求录入承建方所提供的数据结构表中,由承建方再进一步进行转换导入,便于承建方进行系统开发、测试和试运行工作

客户方

303D

基础编码规范提交

1、建设方提交基础编码规范的电子数据2、建设方的工作进度不影响项目整体进度

客户方

303E

基础编码规范确认

承建方进行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和依据

客户#方承建方

304详细设计报告编制

计划

任务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

 

 

304A

详细设计报告编制

1、系统设计A)系统运行环境:包括服务器,客户机,及网络等其他环境B)核心算法:包括系统核心表单和核心算法C)软件模块结构:包括模块结构概述,功能规格列表,模块文件列表D)与其他系统的接口2、模块设计A)总体流程描述B)分别列举各模块设计流程C)辅助流程描述

承建方

304B

详细设计报告评审(内部)

1、设计是否满足功能和性能要求2、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3、设计是否满足下一阶段的输入要求4、错误或缺陷是否消除,或已识别了错误的风险5、可否进入下一阶段或需要重新评审

承建方

304C

详细设计报告评审通过(内部)

是进行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和依据

承建方

3)编码与测试

职责:制定编程规范、命名规范,依据相关规范开展编码工作。检验开发出的系统是否能满足用户提出的业务要求和技术性能要求,查找出系统的错误并及时的修正错误。(1)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2)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3)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4)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5)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6)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401测试大纲编制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401A

制订测试阶段

阶段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

承建方

401B

编制工作程序

测试准备、测试的实施、测试通过准则

 

401C

编制测试计划

功能描述、测试环境、子系统名称、测试人、测试开始时间、测试结束时间

 

401D

编制测试大纲

1、测试环境:网络环境、机器设备、操作系统、相关软件、防病毒2、1~4级模块名称,测试结果记录

 

401E

测试问题卡

模块编号、测试人、错误现象、错误等

承建方

 

 

级、错误时机、错误频率、测试人意见、修改人意见、改正与否

 

401F

测试报告

测试环境、测试结果分析、ABCD四类问题统计、建议、结果通过否

 

401G

测试总结报告

1、编制测试总结报告,包括测试模块,步骤,测试结果分析,通过或未通过

 

402模块编码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402A

模块编码计划制订

1、系统工程编码要求规范,协同方式2、时间进度3、人员安排4、具体编码、开发5、结果测试与阶段提交

承建方

402B

阶段评审

1、编码阶段评审,确认

承建方客户方

402C

编制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

1、功能概述2、功能分解,分解各功能,进行描述3、规格分解4、数据描述5、尚需解决的问题

承建方

402D

软件功能规

是进行下一阶段的可行性和依据

承建方

 

格说明书评审

 

 

403单元测试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403A

编制单元测试计划

单元测试时间、步骤、内容、人员安排

承建方

403B

单元测试记录

单元测试结果提交

承建方

403C

程序修改

单元测试问题修改

承建方

403D

/

单元测试通过,进入项目下一阶段

承建方

404系统联调

计划

任务号

任务

工作内容、形式、方法

责任方

404A

系统联调计划

系统联调环境、时间、重点联调内容、联调数据准备

承建方

404B

联调结果记录

准确性、可操作性、合理性、,响应速度及未来速度预测

承建方

404C

程序修正

修改联调过程中的BUG或程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