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云端影像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第一章 概述与项目关键诉求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深入解析医学影像技术概览

(一)概念

医学影像技术的本质是通过非侵入手段获取人体或特定部位的内部组织图像,它是一个逆向推理的过程,即依据观察到的影像信号推断出活体组织的特性。作为一种科学分支,医学影像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影像学中的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窥镜技术、医疗热成像、医学摄影以及显微镜观察。尽管脑电图(EEG)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主要关注的是测量和数据记录,而非直接的影像呈现,但它们产生的数据因其位置相关性,实质上可以视为医学影像的一种延伸形式。

2.临床应用方面,又称为医学成像,或影像医学,有些医院会设有影像医学中心、影像医学部或影像医学科,并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编制有专门的护理师、放射技师以及医师,负责仪器设备的操作、影像的解释与诊断(在台湾须由医师负责),这与放射科负责放射治疗有所不同。

医学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分支,医学影像主要涵盖了技术层面,包括影像的生成、获取与存储方法的研究,以及相关医疗设备的创新与发展。其核心在于科学原理的应用,而对这些影像进行解读、分析和诊断的专业任务,则归属于放射医学科,以及其他医学学科如神经科学和心血管病学等的辅助诊断领域。

(二)发展历史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一般称X光)以来,开启了医学影像崭新的一页,在此之前,医师想要了解病患身体内部的情况时,除了直接剖开以外,就只能靠触诊,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医学影像发展至今,除了X射线以外,还有其他的成像技术,并发展出多种的影像技术应用。另外在生医资讯应用方面,为能所产生的数位影像档案与影像数位化档案,可以交换与查阅,发展出医疗数位影像传输协定技术。

(三)主要内容

1.X射线:

(1)血管摄影。

(2)心血管摄影。

(3)电脑断层扫描。

(4)牙齿摄影。

(5)荧光透视镜。

(6)乳房摄影术。

(7)X光片。

2.伽马射线:

(1)伽马摄影。

(2)正子发射断层扫描。

(3)单一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3.磁共振:

(1)核磁共振成像。

(2)磁共振成像。

4.超声波:医学超声波检查。

5.光学摄影:内视镜。

6.其他:

(1)荧光血管显影术。

(2)显微镜。

(3)光声成像技术。

(4)热影像技术。

7.复合应用:

(1)正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

(2)单一光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

二、医学影像作用

技术概览: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础原理涉及磁场与人体内氢核之间的互动。当磁场与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同步时,氢核会响应并发射射频信号。通过计算机对这些信号进行解析和处理,得以生成详细的图像。磁共振成像的一大优点在于其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和神经结构,如脊髓和大脑。在临床实践中,这项技术广泛应用,凭借其高分辨率,能够有效地诊断各种疾病,包括炎症、泌尿系统问题(如膀胱状况)、创伤以及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

在临床医疗中,超声技术的应用正日益普及: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的革新已深度融入诊疗过程,每种现代影像技术因其独特的性能,显著提升了诊断的精确度和治疗效果的整体效能。

(1)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该技术通常在临床诊断以及质量中的运用,能够对肿块进行鉴别,判断是不是属于良性的,还可以对淋巴结良性和恶性病变、乳腺恶性变情况等,形成高精准度成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诊断。运用该技术,能够在人体腔内进行检查,基于运用导管类型的微型探头,可以有效地识别消化道中存在的肿瘤,得到比较精准的诊断结果,还可以清楚肿瘤的深度、范围和周边组织或转移情况等,这就能够体现出该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作用。

超声造影成像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将特定药物注入患者的静脉。借助此技术,能够细致评估肺部的毛细血管网络,以及生成左心系统的图像。在药剂作用下,各器官的可视化程度得以提升。尽管图像清晰度可能相对较低,但这实际上有利于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组织血流灌注状态,从而做出更为精确的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在生殖医学与围产期医学领域,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发挥着核心作用。其主要应用于胎儿的详细检查,特别是在评估胎儿是否健康,包括筛查可能的畸形方面,显示出不可或缺的诊断价值。通过三维成像,能够精确呈现胎儿发育的实时细节,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这属于一种常规检查项目,利用X线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对脊椎病变、骨折和肺部等进行有效的诊断。特别是对于骨折的诊断,其能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正确的依据。然而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腹腔器官的诊断,一般不适合使用该一技术,没有什么运用价值。X射线虽然会损伤到人体,然而其在鉴别能力上具有优势,可以高效地找到软组织中的疾病情况,对神经系统或骨骼病变进行全面的分析。

体层成像技术的应用与价值:作为国内医疗机构的常见工具,体层摄影在医学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尤其凸显其功效,例如,头颅肿瘤和寄生虫感染的定位,借助此技术得以精确实施,为医生提供了关键的诊断线索,支持及时干预。在临床实践中,体层摄影技术不仅显著降低了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辐射暴露的风险,还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优化工作流程,实现诊疗效率的提升。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早期识别,它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过程,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并可能节省医疗资源开支。

无需侵入性手段,医学影像技术揭示了人体内部结构信息。借助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它不仅推动了自身领域的进步,而且辐射暴露量有望逐步减小。此外,影像技术及其处理流程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

第二节 详细项目规格与要求

一、项目概况

(注:以下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

1.项目名称:

2.采购单位:

3.项目地址:

二、详细阐述的项目覆盖内容

本项目旨在进行全面升级XXXX医院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包括软件和硬件的云化转型。医院将采取策略性存储,仅保留近期必要的医学影像以支持诊断需求,核心影像服务与长期归档存储将迁移至云端。在院内系统发生故障时,云端PACS系统将无缝接管相关功能,实现云PACS、云PACS应用程序和云胶片服务的集成。这一举措将构建一个高效、经济且易于维护的云化影像信息系统,同时对现有的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优化,使之符合并达到国家电子病历应用等级五级的严格标准要求。

三、专业机房设施和服务需求分析

(注:以下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或修改)

序号

指标项

参数要求

1

建设标准

 

2

 

3

 

 

4

IDC机房地点与空间布局要求

 

5

 

6

 

7

 

8

动力保障

 

9

空调系统

机房运行环境恒温恒湿:温度为23±1℃,相对湿度保持在40%~55%。

10

机房内机柜采用下送风方式或水平精确送风。并区分冷、热通道。

11

机房空调系统采取N+1冗余备份方式设置,无单点故障。

12

有专业空调维护队伍;对机房温湿度有监控措施和记录。

13

消防系统

具备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4

采用七氟丙烷气体消防措施。

15

机房内配备手动或自动气体灭火设备。

16

 

配置烟雾报警系统,及时侦测火灾隐患,赢得处理时间,降低火灾危害。

17

机房安防

7*24小时保安值班,严格的安全检查与身份认证。

18

各机房出入口及周边均配置门禁及视频监控系统。

19

 

本项目机房及相关区域的监控录像至少保存6个月。

20

抗震烈度

机房抗震烈度应达到6级或以上。

21

运维保障

提供7*24小时的值班监控以及应急响应服务。

22

具备电信级智能网络运行监控平台,实时监控机房运行状态。

23

 

24

 

25

网络线路接入要求

 

26

机房用电要求

 

四、专业定制化软件服务需求

(注:以下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或修改)

(一)院内PACS系统改造

旨在通过改造现有的医院PACS系统实现云部署,以满足远程访问的需求,并确保医院内部PACS系统与远程系统的无缝协同与灾备恢复功能。具体要求是实现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的双活应用,即在医院本地机房自建云资源、私有云机房以及备份云资源之间形成互为备份的双活架构。这一全面的医疗云平台设计旨在支持PACS系统部署和数据信息存储,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在一年的访问期内,临床医生与影像科医师遵循就近原则,从院内数据中心获取所需的数据资料。

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师通过IDC数据中心获取超过一年的历史数据。

统一由病人或其亲属经由IDC数据中心获取数据。

通过云端备份全面储存医疗数据,当需要查询历史数据时,可将数据恢复至医疗机构内部数据中心或专业的IDC中心,以便医生或患者(包括亲朋好友)便捷访问。

医院的影像诊断中心IDC数据中心支持通过专线或互联网实时接收其他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以便医疗专家能够即时访问。

请提交一份详细的承诺函,其格式自行设计,并确保盖上公司的官方公章。

若投标人非PACS系统软件产品的原制造商,必须提交制造商的相应有效授权证明文件。

(二)云PACS系统

1.云影像平台数据管理系统:

医院、科室、设备及人员基本信息管理:负责信息的注册、维护工作,并进行权限的合理分配

标准化管理临床文档(CDA)元数据信息:实现上传与注册过程中的信息整理与规范化处理。

患者信息管理与医疗影像保障:致力于维护患者档案、检查记录以及影像资料的一致性,确保中心平台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角色权限分配:根据医疗机构内各类人员的角色特性,定制相应的业务操作和数据访问权限管理策略。

服务内容:实现身份权限管理,依据已通过认证的用户角色决定其能否执行特定操作。该服务包含验证与认证双重要素。验证方法分为两种:显性认证和隐性认证。显性认证要求用户主动输入用户名和对应密码或其他认可方式,经由权限验证服务密码验证后,用户方可以认证身份调用相应权限的服务。隐性认证则依赖预先配置的非对称密钥等系统,用户无需主动输入凭证,系统直接根据配置识别并授予身份。认证过程依据用户角色设定,赋予角色相应的权限权限分配策略明确对应于用户的角色定义。

Web Service的形式下,用户验证与认证管理将被构架为一项关键服务。服务器将负责存储详尽的用户资料,包括个人、医师及机构关联信息。在对每个服务请求执行前,系统会首先通过调用验证服务来验证请求方的身份,接着通过认证服务评估其是否具备调用该特定服务的权限。

该Web方案的管理和维护体系需配备完善的安全机制,并确保实施用户行为日志记录功能。

(5)权限安全管理:

详尽灵活的权限管理体系:本方案强调了全面且适应性强的权限流程控制,包括模块产品权限管理、产品模块控制、功能管控与数据权限控制等多元组件。这些精细的控制手段能够广泛覆盖医疗机构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对权限管理的个性化定制,以满足实际工作中的多元化场景。此外,我们着重强化了管理机制的严谨把控,例如,院领导和部门主管可根据其角色权限,迅速精准地获取关于医院、科室、设备的信息,以及详尽的报告和统计数据。

严谨的权限管控体系:用户需通过专属的个人标识符(ID)和密码进行系统登录与访问,系统自动记录使用日志。权限配置支持按个体用户或群组划分,允许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精细管理资源及数据访问权限。用户可在任何授权的工作站无缝接入PACS系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行使被赋予的操作权限,以及个性化设定的参数和使用习惯。系统内置了用户分组和精细权限设置功能。

③具备安全日志:

系统记录并备份影像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操作日志,包括存档、调阅和传输过程。提供专门的分析工具,确保所有影像操作和数据变更以严谨的LOG形式储存在数据库内,以保证信息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具备公有模板和私有模板。

3)可以设置多级模板结构。

实现用户权限与角色驱动的工作列表展示功能。

该系统功能完备,包括阅片处理、审阅校对、修订操作以及打印服务,特别支持多级医疗专家的分级审核与协同会诊。

放射科医师在完成影像报告后,会根据需要对下级医师的初步诊断进行审批或提出异议,同时附上相应的评语。在此过程中,系统会完整记录历次的修改与审核操作,包括修改内容及执行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流程的透明性和责任追溯性。

系统支持多元化的医疗人员角色,包括实习医生、报告医生、审核医生以及修订医生,均能适应相应的报告撰写流程。

该系统具备二级医师审批、三级审核以及交互式多级审阅的功能,旨在强化文档审查流程的严谨性。

实现用户与医院及区域的权限精细管理,确保医生根据所属院别进行差异化管理。

④安全日志要求:

1)提供系统操作和数据库安全日志。

该系统详细记载了各项操作与状态历程,涵盖了用户登录、图像检索与传输等关键环节。

3)历史诊断报告列表功能,医生可随时查看当前病人的所有历史检查信息和历史诊断报告、常用信息项目维护,添加/修改/删除检查设备、职业、收费类型、检查科室、民族、患者来源、检查医生等信息项目。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在用户临时离席期间遭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5)使用系统时进行用户的安全认证。

通过远程客户端连接至指定医院,进行权限验证、身份认证及输入授权密码

在完成认证中心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后,系统将连接至相应的医院前置服务器或影像中心,以便查阅诊断信息及影像资料。

⑤登录与注销:根据在医院的职责和级别不同,用户在本系统中可使用的功能也不同。所以在使用系统前需要登录程序,以确认使用者的身份,显示适当的功能界面。用户账号由系统管理员设置。

医疗影像数据存储与归档服务:本方案涵盖以下关键组件:患者基础资料存储单元、全球患者标识符存储系统、DICOM影像资料库、结构化的DICOMSR报告储存库以及数据管理仓库。

服务内容概述:构建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包含高效的数据仓库,具备接收并处理HL7标准的患者基础信息更新功能。系统允许对患者信息进行精细操作,如名称更改及数据合并,以保证归档的影像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我们采纳了严谨的患者一致性模型,确保信息的一致性管理。

一、报告数据仓库服务 - 提供DICOMSR报告的归档功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 包含HL7患者基础信息的实时更新功能,支持患者名称变更及数据整合操作。 - 实现患者一致性模型,维护档案信息的精确性和完整性。

以下是报告数据仓库的主要特性: 1. 集成了GP-SPS SCP功能,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与报告生成。 2. 支持QueryReport工作列表SCP,确保任务管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3. 包含GP-PPS SCP,加强了报告生成过程的精确控制。 4. 通过整合工作流模型,提升了报告流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服务内容概述:我们的文档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专注于为上传至中心端的关键图表和报告数据提供全面管理。其中包括数据的归档、同步以及备份功能,支持定期且自动化的过程。此外,我们还配置了离线磁带、硬盘和光盘备份选项。系统严格监控文档的状态更新与操作流程,确保状态转换的透明度,并实施并发控制策略,以保证数据安全和操作效率。

WADO服务的文档检索:当内部PACS系统的安全访问点需访问存储库中的医疗资料时,此服务依据注册中心的查询参数,通过索引ID,从存储仓库获取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影像、报告和申请单,遵循DICOMWADO标准协议(基于该规范进行操作)。具备区域扩展功能,系统支持以DICOMWADO标准方式浏览图像,并可在影像中心区域执行查询操作。

1)综合查询,支持自定义组合查询条件。

2)设备工作量统计。

3)登记工作量统计。

4)医师工作量统计。

5)技师工作量统计和摄片质量评定。

6)开单统计。

系统需具备查询并统计胶片数量、图像数据或曝光计数的功能。

8)检查费用统计功能。

9)阳性率统计。

10)诊断符合率统计。

分析并报告一段时间内各等级诊断结果的质量占比,包括A等百分比、B等的相应比例以及整体平均值。

统计结果的筛选条件满足后,可呈现出直观的视觉展示,包括柱状图、曲线图以及饼状图,并支持数据的浏览与打印操作。

生成的统计结果报告支持查阅与打印功能。

数据导出功能全面,支持包括EXCEL、XML在内的多种文件格式输出。

(7)质控/监管服务

本系统旨在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详实的影像数据质控与统计分析服务,涵盖工作负荷与绩效评估、阳性结果比率、传染病监测以及肿瘤报告等多个关键领域。

②系统监管:

能够实时呈现并监控PACS医疗影像信息系统的工作状态。

2)可提供监控区域PACS存储中心状态。

系统支持自动日志生成,以便实时查阅系统的运行状况。

2.云PACS服务:

(1)通用功能(包括接口):

所有系统应具备全程中文支持功能,并确保界面操作流程配备相应的中文指导提示。

②系统提供安全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机制。

系统具备按用户角色及权限进行差异化分类管理的功能。要求每个用户均需通过独有的ID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以下是详细的通用影像功能特性概述:  - 图像处理:支持图像的缩放与调整,包括旋转、翻转和平移操作;提供负片模式以及灵活的窗宽窗位调节,便于细节呈现。 - 视图增强工具:内置局部放大镜,提升观察精度;具备距离测量和三点角度测量功能,方便精确标注。 - 交互选项:允许用户选择性显示全选图像,预设窗设置和自定义窗口布局,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 - 测量功能:支持多边形面积测量,精确计算几何区域;同时集成CT值测量,用于分析数据。 - 操作控制:包含快门和遮盖功能,确保拍摄或查看过程中的便捷性。 - 图像处理效果:提供锐化和柔化选项,可根据需要调整影像的清晰度与柔和度。

所有系统均内置基础的三维后期处理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多平面重组(MPR)、体积渲染等技术。

在影像工作站系统及医院网络系统运行正常的前提下,终端用户能够于3秒内获取并开始浏览任何设备的影像,系统随即启动诊断功能。

该系统具备针对CR、DR影像的组织均衡优化功能及边缘清晰度提升特性。

该系统允许用户在一个界面上查阅病人随时间演变及各类别的相关影像资料与报告,支持对不同时间点的影像进行对照分析。

该系统兼容用户级别和系统级别的设备类型相关挂片协议,涵盖各个部位的需求。

系统提供多元化的索引手段,以便高效查询病患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检查时间范围、主治医师、病历编号、检查类别以及报告中的关键词等。

本系统提供对影像关键帧的高效标注、存储与加载功能,确保操作便捷且数据管理有序。

后处理功能的三维表现应涵盖至少多平面重组(MPR)、容积渲染(Volume Rendering)以及其它相关技术。

系统兼容包括CR、DR、CT、MR以及DSA在内的各类影像检查的登记与预约功能。

该系统具备卓越的兼容性,支持多方高质量的DICOM影像交流,包括静态和动态图像,以及同步的报告与音视频内容。特别强调,音视频功能需与PACS系统实现无缝整合,确保流畅的交互体验。

(2)放射PACS/RIS系统功能:

①与HIS系统的数据及业务系统集成:

1)HIS基础数据接口:

能够收集患者的个人详细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以及家庭住址。

患者识别信息:包括注册编号,以及患者当前的分类(外来/住院)与位置详情

我们致力于提供全面的RIS与HIS系统整合方案,旨在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共享,促进两软件间的无缝连接。

为了确保RIS与HIS之间的文字信息交换的兼容性,接口设计应遵循HL7标准。此外,专用接口(如通过中间表或直接共享HIS数据库的方式)也是可行的选择,以实现两者间的无缝集成。

2)HIS申请单接口:

电子申请表,无论是医生开具的还是纸质版,均可便捷地进行时间预约及检查事项录入,并实现纸张申请的电子化处理与时间安排。

系统具备高效处理功能,能轻松查阅并管理未分配的电子申请列表,实现相应的操作操作流程。

我们特设便捷的功能,以便实时掌握各预约队列的时间利用状况,从而科学地安排行程进行新的检查。

跟踪并获取电子申请单的唯一标识号,同时监测其在外部系统的状态与相关资讯更新。

我们特设用户友好的注意事项录入模板,以便于用户便捷地输入和反馈相关事项。

实现纸张申请单的直接录入功能,通过集成HIS系统,能根据病人ID自动提取并录入一般个人信息及检查项目。同时,系统允许患者提交扫描或拍摄的申请单,这些数字化文档将被妥善存储,以便诊断环节查阅。系统兼容多类型图像输入设备,如扫描仪、照相机等.

实现RIS系统与PACS/HIS的无缝对接,支持患者出入院、转院过程中的信息实时同步,以及对患者基本信息的动态更新和整合,确保跨系统间患者信息的精确一致性。

3)临床阅片接口:

A.提供WEB临床浏览阅片。

支持直接通过DICOM协议在PACS系统中分享图像数据,并具备先进的3D后处理功能。

设计并实现集成式的图像展示组件,以便无缝嵌入医疗工作者的工作站应用程序,便捷查阅患者的实时与过往影像资料以及相关诊断信息。

系统支持按照个人身份、特定病区、各类检查项目、指定医师以及日期等多种维度进行检索,清晰展示病人的全部检查申请及其处理状态。

具备静态图像的显示功能,并支持动态图像的回放操作。

F.支持灰度和彩色图像显示。

确保具备与影像科室专用诊断影像工作站相当的图像展示和处理性能。

用户在经过特别授权后,可将图像以JPEG、TIF或AVI格式保存至本地存储设备。

I.显示病人的文字报告快照。

实现医生在权限范围内,可查阅放射科的影像资料及相应报告的功能,这一特性将扩展至各个临床科室。

②科室管理工作站:

实现PACS和RIS系统的单点登录功能,并整合用户管理进行统一维护。

2)根据用户类别或组类别赋予使用权限。

用户权限的配置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实施,依据用户在业务流程中的角色设定,确保系统的用户均由管理员创建。

系统允许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设定初始密码。并具备按照用户个体或群体类别精细分配使用权限的功能,包括对特定用户或用户组进行系统资源与数据访问权限的管理与调整。

用户需通过独有的ID和密码进行系统登录,以便查阅并操作其中的数据资源。

提供多元化的索引途径,以便迅速查找病患的基本信息/检测详情。

7)特殊疾病的统计和查询。

8)诊断准确率统计。

9)阳性率统计。

10)支持将检查信息导出到Excel。

统计登记员的工作负荷与技术员的工作量评估

12)按时间段工作量统计。

统计设备利用情况:按照时间与机房检查划分

14)检查项目明细统计。

15)申请科室明细统计。

16)胶片使用量,收费情况统计。

统计医生(一级)及审核医师(二级)的工作量详情

统计一级报告医生由二级审核医生进行修正的比率分析

19)统计报表打印。

③技师管理工作站:

当患者完成诊查后,与排队叫号系统无缝衔接,系统会自动将他们纳入叫号流程,由技师工作站进行管理。此时,排队队列的状态会实时更新并自动调整。

2)支持使用条码扫描的方式定位病人。

能够查阅并展示患者的个人信息、检查详情以及费用明细,以便于核实和必要时进行修正。

4)可查看当前患者的电子或扫描申请单。

5)检查情况的记录。

优化机房出入口的排队提示系统,实时更新叫号指示信息。

7)支持重拍、补拍及紧急拍片。

具备影像质控能力,能对胶片品质进行分级评估,并提供胶片使用情况的详尽统计与查询服务。

具备胶片打印记录的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并保存打印过程中的胶片资料。

④预约登记工作站:

通过精确的预约登记,您可以锁定每日的特定时间段,以便影像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约详情进行实时调整。

2)支持检查预约/取消。

3)检查单打印,可打印条码。

检查预约单的格式与内容可根据检查类别及具体项目进行灵活定制。

实现高效的应用单导入功能,通过图像形式与核查环节紧密关联,无论是生成报告还是进行查询,均可直观呈现申请单信息。

我们提倡通过HIS系统便捷地进行预约,以便快速获取门急诊及病区的电子申请单服务。

针对患者申请单,系统允许用户个性化定制其打印和浏览的界面呈现方式。

8)支持由HIS系统直接登记。

本系统兼容磁卡、IC卡以及条形码的自动读取功能,同时也支持手工数据录入。

10)支持申请单拍摄、扫描功能。

11)支持检查的确认、取消和改变。

12)英文姓名(拼音)自动输入。

13)显示和查询病人检查状态。

在输入住院号(或门诊号)后,系统会自动通过数据库检索并获取患者的影像号、姓名、性别及年龄等必要信息。

15)支持多个检查项目同时登记。

实现全键盘操作支持,省去鼠标操作环节,从而显著提升登记流程的效率。

17)支持批量预约和登记病人。

在预约登记过程中,会同步展示患者的缴费状态,唯有完成缴费方可成功预约。

19)病人密级管理。

(三)云PACSApp系统功能

序号

软件模块

功能/技术性能要求

1

按影像类别查询

支持按照影像类型查看数据

2

按影像报告状态查询

支持按照影像报告状态查看数据

3

按影像审核状态查询

支持按照影像审核状态查看数据

4

智能辅助诊断状态

1.状态分为:不支持、无权限、未诊断、诊断中、诊断成功、诊断失败,当诊断过程中可以进行其他页面操作时,需要“诊断中”状态展示。2.多种智能诊断完成后展示每一种类别是否成功:(1)无权限(灰色有斜杠的)(2)不适用(灰色)(3)未诊断(蓝色)

 

 

(4)诊断中(文字描述)(5)诊断成功(绿色)(6)诊断失败(红色)3.支持针对同一影像进行多种智能诊断,并且按照不同序列分别展示诊断状态。

5

检查时间筛选

1.预置今天、本周、本月。2.时间段查询。

6

查询条件设定

支持按照患者姓名、性别、患者ID、患者检查号进行查询。

7

患者影像数据合并

云平台根据EMPI规则合并患者检查数据,支持查看患者历次检查数据。

8

阅片页多模式排版

阅片页支持横板、竖版、双屏模式进行阅片、写报告。

9

OCR识别

1.支持识别患者ID查询患者历次检查报告并调阅影像进行智能诊断。2.支持识别检查ID查询当次检查影像并进行智能诊断。

10

智能报告模板库

1.依据检查部位、检查方式、智能诊断结果推荐检查报告模板,方便。2.用户快速完成检查报告。

11

报告模式

1.复制方式写入。2.发送写入的报告形式。

12

阅片工具

1.可以将影像重置到原始状态。2.可以使用Region Growing, Level Set等自动分割VOI。3.支持影像单序列多窗口显示。4.可调节图像窗宽窗位。5.可一键选择常用窗宽窗位。6.可以保存自定义的窗宽窗位。7.支持图像缩放。8.支持图像翻转。9.可以90°顺时针旋转图像。10.可以自动播放图像,可以选择快、中、慢3种播放速度。11.可以测量两个点之间的直线长度。12.可以显示正在测量的直线与上一条测量的直线的角度。13.可以测量点的CT值。14.可以测量圆形/椭圆形区域的CT值。15.可以使用Delete键删除测量结果。16.可以测量角度。17.可以隐藏测量结果。18.可以反转图像的灰度。19.可以显示/隐藏图像角标信息。20.可以查看图像的DICOM信息。21.可以同步滚动两个或多个序列。

 

 

22.可以显示定位线。23.点击可以显示辅助诊断的结果及手动勾画VOI。24.可以查看MPR图。25.使用鼠标滚轮可以浏览图像。26.支持标识图像左右R、L:影像左右标志。27.刻度尺:显示刻度。28.可以分别展示/关闭四角信息。

(四)云胶片系统功能

序号

功能

1

支持PC端和手机等移动设备查看数字胶片与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