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改造及干道改扩建工程监理服务投标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第一章 项目简介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概括
1.项目名称:XX景观改造与机场南干道改建与扩建项目(以下简称为:本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XX市**区
3.项目概述:本工程线路总长度约为5.21公里,最宽处可达55.25米,具体分为XX路段约1.0公里,机场南干道占3.41公里,机场北干道则为0.8公里。主要工程涵盖道路建设、桥梁涵洞、给排水系统、电力设施、通信网络、照明设备、交通安全设施以及软土地基处理等关键环节。
4.工程特征:软基处理方法有换填沙性土、抛石挤淤、水泥搅拌桩等;旧路面补强罩面和新建路面罩面均采用SMA-13混合料;在3处跨越现状排洪渠处,修建1座长20m断面为的跨渠钢筋砼箱涵,2座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跨径分别为2
和
的跨渠桥。
5.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23582.84万元,工程造价明细见相关预算章节。
6.计划工期:暂定607个日历天
7.质量要求:合格
8.业主身份:XX市建筑工务署(以下简称为业主)
二、工程区域位置
区域位置特征:机场南干道扩建范围北起机场B航站楼前环岛,南接规划的机场南路,全长3.41km。XX改造范围西起机场B航站楼前环岛,东至107国道立交匝道,全长约1km。另外还包括机场北干道的路面改造工程,范围北起机场七路,终点至机场B航站楼前环岛,全长约0.8km。
第二节 详细工程描述与设计规范
一、道路工程
本工程项目全长总计5.21公里,具体划分如下:XX路段约1.0公里,机场南干道则占3.41公里,机场北干道则有0.8公里。所有道路的设计标准均为城市次要干道。其中,XX路段设定的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而机场南干道的行车速度限定为40公里/小时。
(一)、横断面
1.XX
恢复路中3m绿化带,把现状双向5~7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8车道,红线宽,最宽路段横断面组合为:4m(人行道)+5m(绿化带)+15.25m(机动车道)+3m(路中绿化分隔带)+19m(机动车道)+5m(绿化带)+4m(人行道)=55.25m。
2.机场南干道(站前环岛至机场二道段)
计划对现有双向四车道道路向东实施拓宽工程,将其升级为双向六车道,旨在提升路幅宽度
40m,道路标准横断面布局配置为:首尾各4.5米的绿化带,中间分别设置4米宽的人行道,紧接着是11.5米的机动车道,再次接续4米的人行道,最后回归4.5米的绿化带,总计总宽度为40米。
3.机场南干道(机场二道至机场一道段)
项目计划对现有双向2车道道路东侧实施拓宽工程,将其升级为双向6车道,路幅总宽达到40米。具体设计为:4.5米的植草护坡两侧各配以4米的人行道,机动车道部分分为两个11.5米宽度,人行道之后再配置4米的宽度,最后两侧各设置4.5米的植草护坡,整体构成40米的标准横断面设计。
4.机场南干道(机场一道至终点段)
本节采用的典型横断面布局为:顶部设4.5米的植草护坡,下方紧接着4米的人行道设计。
道路设计包括:机动车道宽11.5米,双侧合计总宽度为23米,人行道设置4米,同时配备有4.5米的植草护坡,总计道路总宽度为47.5米。
(二)、纵断面
道路沿线的纵断面设计遵循城市次要干道的技术规格。在对现有道路拓宽的区域,我们依据现状道路的标高、交叉路口的标高、以及规范设定的最低纵坡和坡度长度等因素进行管控,力求保持与现状道路的基本一致性。而对于新建路段,鉴于其沿线地势平缓、地形变化不大,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现状地形,并严格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控制。
三、路面结构
1.路面结构的改良:增强措施包括增厚至10厘米
上层结构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13),其设计厚度为4厘米。
下一层构造:6厘米厚的中粒级沥青混凝土(AC-20)
粘层:粘层油及铺自粘性玻纤维土工格栅
铣刨旧水泥路面 厚2cm
2.新建路面结构(结构总厚为67cm)
路面结构层次如下: - 上层面层:采用SMA-13型改性沥青玛蹄脂混合料,厚度为4厘米; - 中间层:铺设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厚度为6厘米; - 底部基础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构成,厚度为7厘米; - 上基层:以5%水泥稳定碎石作为支撑,厚度达30厘米; - 底基层:选用4%水泥稳定碎石,其厚度为20厘米。
四、路基及软基处理
1.路基压实标准(重型击实标准)
(1).填方:深度范围的压实度,机动车道为96%,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93:深度范围
的压实度,机动车道为94%,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90;深度范围
的压实度,机动车道为93%,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90。
(2).零填及挖方:机动车道深度范围的压实度为96%;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深度范围
的压实度为93%。
2.路基边坡
本工程全线基本为填方,填方高度均,路堤边坡坡率统一采用
,采用三维植被网护坡。
3.软基处理
项目沿线道路区域分布着广泛的鱼塘和沟渠,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深度较大的软弱地层。针对此类特殊地质状况,设计策略灵活运用,包括换填具有优良性能的沙质土壤、实施抛石填充并加固淤泥、以及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进行逐一的软基加固处理。
二、桥涵工程
(一)、跨越排洪渠钢筋砼箱涵
在XX北侧航站一路转弯处,兴建1座长20m,断面为m的跨越现状排洪渠的C30钢筋砼箱涵。
二、跨越排洪渠桥梁
在机场南干道里程F3+250和F3+339梁处,新建2座跨越现状排洪渠的桥梁,跨径分别为和
,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下部结构为钢筋砼钻孔灌注桩基、钢筋砼承台、双柱墩,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桩径1.6m。
三、人行天桥
在机场南干道F0+950附近,计划新建一座人行天桥。其上部构造采用4米宽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设计,桥梁跨距配置为1.65米(悬臂)加25米再接1.65米(悬臂),桥下的净空高度均为5.5米。梯道选用钢筋混凝土板式结构。至于下部支撑体系,我们将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以及柱墩,桩径定为1.0米。
三、景观绿化工程
XX门户大道,以其繁花、彩叶与绿意盎然的植被装点,呈现出中央开阔而两侧繁茂的视觉效果。我们选用了本地特色鲜明的植物种类,以此强化XX的独特韵味。
(一)、XX107国道立交(进机场)
构建生态植物景观,我们优选当地物种,注重层次感与季节性特征的展现。春季绽放的乔木种类包括木棉;而夏季则有凤凰木和大花紫薇傲然盛开。
二)、XX中间段
XX市的中央绿化带选用了勒杜鹃作为主体花卉,彰显地域特色,丰富的花色诠释了繁花主题。两侧绿化带运用彩叶植物作为前景,配以绿色背景林,鲜明地突出了彩叶与绿意并存的特色。景观设计巧妙融合了各季花卉、棕榈科植物以及高大的开花乔木,共同构建出南亚热带滨海城市的独特风貌。远处的绿地通过扩展绿色背景林,有效地屏蔽了周边环境的杂乱建筑,而开花乔木的点缀则烘托出热烈的迎宾氛围。
(三、XX107国道立交(出机场)
构建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空间布局疏密适宜,点缀精选的石材,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氛围。途径107国道的立交桥涵,遵循由低至高的植被配置原则,主体植物以豆科植物如南洋楹和铁刀木为主,并搭配乔木如木棉和大花紫薇,力求展现出自然生态的和谐景象,充分展示生态园林城市的特色风貌。
107国道立交春景(出机场) 107国道立交夏景(出机场)
四、机场南干道
通过精简的行道树设计,构建出宽阔而恢弘的道路景观,展现出城市的非凡气派。
四、交通工程
()、交通标线
1.交通标线主要包括车行道边缘线、双向两车道路面中心线、停车让行线、导向箭头、出入标线、简化网状线、减速标线等,交通标线采用热熔型涂料。
2.车行道边缘采用宽度为15厘米的黄色实线标识,而车行道分隔线则为白色虚线,其线宽同样为15厘米,每条线段长度固定在200厘米,线段之间的间距设定为400厘米。导向箭头以实线为基础,颜色为白色,其长度标准为300厘米。
(二)、交通标志
1.交通标志主要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其中警告标志包括十字交叉、注意行人标志:禁令标志包括限速标志、停车让行标志、禁停标志、禁鸣标志:指示标志包括转弯标志、机动车道标志、人行道标志路名牌等。
2.交通标志牌尺寸:警告标志;禁令标志 80mm;指示标志
;路名牌
。
(三、交通监控
1.交通监控体系涵盖广泛的职能,其中包括道路交通管理的各个方面:信号控制、限速规定、信息公示以及实时动态监控。其核心设施包括路口信号控制系统、行人专用信号灯、机动车道照明设备,以及电子监控装置及相关供电与管线设施。
2.机场南干道沿线配置了五个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同时在机场站前的中央环岛上增设了三组新的交通信号灯设施。
四、交通护栏
全线铺设人行道分隔护栏,确保安全;机场南干道则实施全面的中央隔离设施,提升交通流畅性。
五、市政管线工程
本项目涵盖的市政管线建设工程包含以下内容:供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路灯照明设施、电力电缆沟、以及通信线路和燃气输送管道。
(一)、给水管道
1.管道布置
(1).XX:在该道路的南、北两侧布置给水管道,道路终点与107国道给水系统相接,起点与机场南、北干道给水系统相接。管道总长2810m,其中:DN300干管长2360m,DN200预留支管长200m,DN100消防栓连接管长250m。
(2).机场南干道沿线的给水设施规划如下:东侧设置了供水管道。自道路北端起,与机场北干道及XX给水系统衔接,而南端则与机场南路给水系统对接。管道总长度达到4750米,具体构成包括:主干管DN300,全长3350米;预留分支管DN200,长度为680米;此外,还有消防栓连接管DN100,总计720米。
(3).机场北干道维修计划:主要进行路面强化和表层更新,现有管线设施维持现状,不做改造工程。
2.管材与接口
所选用的管材均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其设计工作压力达到了1.0兆帕。管道间的连接方式采用可靠的橡胶圈密封连接技术。
3.管道防腐
所有管道内部采用环保无毒的IPN防腐涂料进行全方位防护,外部钢管则选用强化级别的环氧煤沥青作为防护层,而铸铁管则采用了双层喷涂的热石油沥青工艺进行处理。
4.消防栓
在道路在道路左右两侧每距的间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口径DN100。
5.管道基础
管道埋设深度大约为2.10米,其下部支撑采用砂垫层作为基础构造,垫层的厚度设定为200毫米。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基础性能较弱的区域,可能需要进行换填夯实处理,或者依据现场具体的地质状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雨水管道
1.管道布置
(1).XX:设计起点至里程M0+270段,在道路两侧布置DN600雨水管道,接入**大道雨水系统;M0+300至XX设计终点段,在道路两侧布置DN600~1000雨水管道管道,在里程M0+300处排入现状排洪箱函。雨水管道总长2560m,其中:DN1000干管长780m,DN600干管(雨水预留支管)长680m,DN300雨水口连接管长180m。
(2).机场南干道的设计规划:在道路东侧实施雨水管道的配置,并与现有的排水系统紧密衔接。雨水管道系统的总长度为5065米,具体构成如下:主干管DN1000,长度为360米;主干管DN800,长度为605米;预留雨水支管DN600,长度计2950米;雨水口连接管DN300,总长1150米。各干管的埋设深度均匀考虑。
(3).机场北干道维修计划:主要进行路面强化和表层更新,现有管线设施维持现状,不做改造工程。
2.管材与接口
所选用的管材均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其连接方式采用承插式胶圈衔接。
3.管道基础
干管埋深。土质较好地段雨水管采用15cm厚砂基础,如遇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先铺30cm厚碎石垫层,上铺厚20cm中、粗砂垫层作为基础。
三、污水管道
1.管道布置
(1).XX:没有不知污水管道。
(2).机场南干道:在该道路的西侧布置污水管道,管径为DN600,分段接入**大道现状污水系统。污水管道总长3360m,其中:DN600干管长690m,DN500干管长1100m,DN400干管长3360m,DN300预留支管长1150m。
(3).机场北干道维修计划:主要进行路面强化和表层更新,现有管线设施维持现状,不做改造工程。
2.管材与接口
采用聚乙烯HDPE排水管,承插胶圈连接。
3.管道基础
干管埋深左右。土质较好地段污水管采用15cm厚砂基础,如遇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先铺30cm厚碎石垫层,上铺厚10cm中、粗砂垫层作为基础。
四、路灯照明工程
1.路灯布置
(1).XX:采用中央分隔带与两侧绿化带对称布灯方式。中央分隔带采用12m高的双臂钢灯杆,光源采用250W高压钠灯,车行道边缘两侧5m绿化带中,采用12m高的单臂钢灯杆,光源为250W高压钠灯,各灯杆间距约35m。绿化带外侧为4m人行道,在人行道的外侧设有4m高的庭院灯以美化环境,灯杆间距20m。在107国道设4杆30m高杆照明灯,每杆高杆灯上设有的泛光照明灯,灯杆高30m。在站前中央环岛设2杆30m高杆照明灯,每杆高杆灯上设有
的泛光照明灯。
(2).机场南干道照明设计:沿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采用单杆双挑路灯配置,遵循对称布局原则,灯柱高度统一设为10米,间距保持在大约30米之间。主选CosmoPolis作为照明光源,车行道路灯的功率设定为140瓦,而人行道部分则选用功率为60瓦的灯具。在交叉路口,我们适度增加灯具密度,并增设投光灯以增强照明效果,其灯杆高度提升至15米。
2.路灯控制
路灯配置了手控、光感应及时间调控等多种操作模式,具备全夜照明与半夜节能功能。车行道路灯与人行道上的庭院灯在半夜时段,依据车流与人流的减少自动进入低照度模式,即执行半夜灯的智能关闭策略。
3.供电电源
(1).项目规划:在XX区域的西侧绿化区域内设置一座户外箱式变配电站。该箱式变电站将从临近的变电所引入10千伏电力供应,其容量设定为250千乏(KVA),预期负荷率大约为70%。供电范围限定在半径500米以内。供电电压规格为交流380伏特/220伏特,采用TN-S接地系统以确保安全与稳定运行。
(2).机场南干道:在机场南干道里程F1+650及F3+350东侧绿化带内各设1座户外箱式变配电站,箱式变电站10KV电源由就近变电所引入。户外箱式变电站容量100KVA,负荷率约40%,并预留景观照明回路,供电半径约800m。道路照明电源电压等级为AC380V/220V,采用TN-S接地系统。
4.电缆敷设及路灯接地
项目采用YJV系列电力电缆作为照明配线,通过热浸塑钢质电缆保护管实施地下铺设。人行道及车行道的埋设深度均保持在0.7米以下。主干电缆与灯具的分支线路连接点采用电缆穿刺夹进行T型接续,同时在每盏路灯电缆的终端部位,我们采用C10混凝土进行包裹,以实现防盗保护措施。
路灯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采用TN-S模式,实行三相分段供电。在每个灯柱节点,PE线实施了重复接地措施,其电阻限定为10欧姆。对于高杆灯,我们采取了等电位接地环策略,旨在有效防止跨步电压风险。
五、电力电缆沟
1.电缆沟布置
在X双北侧设覆土隐蔽式电缆沟,机场南干道东侧设
覆土隐蔽式电缆沟,并与规划中的机场二站出线电缆沟顺接。
2.电缆沟工法
沟槽隐蔽式盖板宽度为0.5米,顶部铺设行人专用道板。在沟槽转折点、终端以及穿越道路的管道区域均设置了可移动盖板,直线部分每约15米设置7块明装活动盖板,其宽度为0.3米,盖板顶面与人行道板齐平。在路口过路管区域,采用了由150mm热浸塑钢材质构成的管束,并以混凝土包裹防护,沟槽内部的支撑架选用热浸塑钢支架,间距固定为0.8米,两侧行列配置。每隔50米的沟槽位置设置一根排水管,以便就近引导积水流入雨水井中。
3.现状10KV电缆拆迁
在机场南干道的车行道、人行道及绿化带内,包括现状XX南侧的人行道和绿化带区域,工程区域下已铺设了10千伏的电缆。在工程启动前,为了确保施工供电,必须与供电部门协调,制定临时空中电力供应方案,先行移除现有的10千伏地下电缆。待本工程竣工后,新的电缆将铺设在预设的电缆沟中,随后再拆除临时电力设施。
六、通信管道
1.管道布置
在XX南侧设置16 PVC110和16PVC60通信管束群。在机场南干道西侧设置和12PVC60通信管束群。
2.管道工法
人行道上通信管束群顶埋深0.7m,中砂填充。通信管束群在车行道下管束顶埋深时用中沙填充管缝,埋深
时用C20中沙砼包封,埋深
时用钢筋砼包封。
3.人孔井
通信人孔井的布局遵循每80至100米一个节点,在路口区域进行密集增设。每个井位配备一套四根PVC110横向过路管,用于标识和线路连接,同时设有小型标志井,即标志性的人孔井。此外,每座通信人孔井均配置有一根排水管,用于引导井内积水引流至临近的雨水井中,确保排水顺畅。
(七)、燃气管道
1.管道布置
(1).燃气管道工程的起始点位于里程M0+045.20处,与**大道的燃气管线相连接,管道沿XX方向东北方向延伸,直至里程M0+960.47。干线全长计1035米,坐落于道路北侧的绿化区域内。
(2).机场南干道燃气管道工程:起于里程点M0+045.2的起点,与**大道的燃气管线相衔接,管道沿**方向向西南延伸直至F0+819.05,随后继续沿机场南干道西南走向,直至干道终点F4+150.22。整个主管线全长达到4125米,安设于道路西侧的绿化带内,施工精细规划。
2.管材及管径
对于DN300、DN225及DN150以下的埋地燃气管道,我们选用抗腐蚀性能卓越的聚乙烯(PE)管,其材质为采用三层PE防腐工艺的直缝焊接钢管。而对于DN160及以上中压埋地燃气管道,我们将采用燃气专用聚乙烯管PE100SDR17.6系列,而DN160以下的中压管道则选用燃气专用聚乙烯管PE80SDR11系列。
对于DN300、DN225及DN150以下的埋地燃气管道,我们选用抗腐蚀性能卓越的聚乙烯(PE)管作为主要材质。而套管部分则采用具有三层PE防腐处理的直缝焊接钢管。对于DN160(含)以上的中压地下燃气管道,推荐采用燃气专用聚乙烯管PE100SDR17.6系列;而对于DN160及以下的中压埋地燃气管道,则选用燃气专用聚乙烯管PE80SDR11系列。
3.管道附件
燃气管道终端均采用专业管堵实施封闭,同时在管道的初始端、终端以及重要转角位置设置了阀门设施。
第三节施工现场环境与设施
一、现场地形地貌
本工程区域地貌单元属海漫滩堆积区。现场地大部分为人工填土(石)所覆盖,局部地段为鱼塘。原始地貌已改变,现地面标高南侧介于,北侧站坪扩建场地介于
,总体地势较为平缓。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业主提交的图纸资料,场地地层自表层向下依次为人工填土、海漫滩堆积层以及第四系残留沉积层。基岩为加里东时期混合花岗岩,构成地基的基础。场地的工程级别定为二级,地基承载能力评价为二级,岩土工程的勘察等级对应为乙级。在钻探所覆盖的深度内,未探测到任何断裂构造穿越,亦无显著影响地基稳定的土洞等不良地质特征。尽管如此,对于存在力学性能相对较弱的浅部地层,建议针对道路设计需求实施必要的软基加固措施。
三、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区域场地内的地表水主要为场地内鱼塘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透补给,在机场南干道南侧有一内排渠。勘察期间测得南侧翡翠停机坪地下水位标高介于,北侧站坪扩建场地介于
。地表水对砼结构不具腐蚀性,南侧翡翠停机坪处地下水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
四、场地气候条件
本工程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足,年平均温度21℃到22℃,最高35℃,最低-2℃。春夏多雨,年降雨量。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6m/s,大风日数平均7.3天。
五、工程施工条件
根据实地考察,工程线路的施工环境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类情形:
(一)、现状XX
当前路段两侧的规划管理完善,拆迁需求相对较低,然而地下管线设施繁多,对施工操作构成了一定的约束条件。
二、机场南干道项目,涵盖机场站前中央环岛至机场二道路段
当前道路为双向四车道布局,两侧土地已开发完毕,显著区别在于道路西区的开发密度远超东侧。场地地势平坦。计划中的道路改扩建工程,将涉及对道路东侧简易棚舍的拆除,这将对施工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约束。
(三、机场南干道(机场二道~机场一道段)
当前道路配置为双向双车道,两侧土地开发尚不充分,主要为未开发区域,区域内大部分区域为鱼塘,地势相对较低。规划路段穿越区域无需进行大规模拆迁。值得注意的是,拟实施的道路拓宽工程沿线,西侧分布有机场专用的输油管道,东侧则配置有两条机场专用的10千伏电缆、两根控制电缆以及一条电信多孔电缆。因此,设计方案必须精细考虑这些管线的布局与施工的兼容性,施工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管线协调和空间限制因素。
(四、机场南干道(机场一道~机场南路段)
现状为两侧道路区域尚未开发,原为鱼塘分布,地势相对平坦,且规划线路走廊内无需进行拆迁,施工环境具备优越性。
六、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性,周边道路交通网络健全。尽管机场南干道的机场一道至机场南路段属于新建路段,但其余路段均基于现有道路进行扩展与升级,便于建筑材料和路基填料的输送至各个施工区域。然而,由于机场周边区域交通流量密集且管控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程施工期间大宗材料和路基填充物的运输效率。
第二章 监理关键点与挑战解析
第一节 前期工程(交通疏解、迁改及拆迁等)
一、项目特性与关键挑战剖析
1.作为机场的关键通路,XX肩负着机场绝大部分的旅客及货物运输任务,以及部分转程流通,其高峰时段双向车流量高达每小时6,400个乘客出行单位(pcu/h),因此,施工期间的临时交通疏导工作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当前,XX路段设计为双向5至7车道,机场南干道则为双向2至4车道。据业主主管人员的建议,施工期间,XX路段需确保至少维持双向4车道的常规交通流量。同时,机场南干道需保障双向2车道的正常通行。鉴于XX机场作为我市的重要门面,道路管理严谨,施工期间的临时交通疏导面临较大挑战,存在较多限制条件,对安全文明施工的管控提出了高要求和复杂性。
3.项目优势在于两供建设规划管理有序,拆迁需求相对较小,为工程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现状地下管线繁多,大部分需强化和迁移,对工程的实施环境构成了一定的约束。此外,为处理地下管线的加固和迁改问题,必须与相关产权单位进行频繁的协作沟通,这无疑增加了工程组织协调的复杂性。
4.当前机场南干道的地面障碍物拆迁工作中,面临的显著挑战是其现有道路设施的处理问题。
位于路东侧的友和通道物流中心以及机场物业部所属的占地7200平方米的简易工棚与临时设施的拆迁工程,其特点显著,面临着诸多复杂性和高难度的挑战。
5.机场南干道上的机场二道至机场一路路段改造工程中,规划在道路东侧安置了两组10千伏的机场专用电缆,包括两根控制电缆及一条多功能电信电缆。此外,XX南侧的人行道和绿化带区域还配置有一条10千伏专用电缆。在工程启动之初,为了顺利进行,需与相关主管机构密切合作,设计临时空中线路布置方案,并执行现有地下电力和通信电缆的迁移工作。待本项目竣工后,新的电力电缆沟和通信管道将铺设电力和通信设施,随后临时的空中线路将被拆除。这项迁改与回迁任务周期较长,且牵涉到多个管理部门,对组织协调的要求极高,面临着诸多复杂性与挑战。
6.在机场南干道的机场二道至机场一道路段,鉴于拟实施的扩建工程将涉及机场西侧专设的双管输油设施。鉴于输油管道的安全标准极其严格,任何微小的渗漏都严禁发生,这对于保障**机场飞机的正常加油以及整体航班运营至关重要,甚至影响机场的正常运行。因此,在邻近区域施工前,必须遵循设计规定进行强化防护,并对临近机场专用输油管道的地下管线施工作业设定严格的约束条件。这不仅是本工程的技术挑战,亦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二、关键监理管控要点阐述
鉴于本项目的初期阶段,交通疏解、设施迁移与拆迁等问题尤为显著且繁复,其成功处理是保障工程如期启动、施工流程顺畅并最终按期竣工的关键。针对项目现状,监理工作的核心控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负责XX与机场南干道临时交通疏解方案的规划编订、报批流程的推进,包括与相关主管机关的密切沟通与协调,以及在方案获得审批通过后,组织落实实施工作。
2.我们负责规划并报批地下给排水管道的加固与迁改方案,积极与相关主管机关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方案在得到审批后得以顺利实施。
3.机场南干道改扩建项目中,计划拆除现有道路东侧区域的友和通道物流中心、机场物业部持有的7200平方米简易工棚及临时建筑物。
4.机场南干道上,涉及从机场二道至机场一道路段东侧的电力设施改造,具体包括两根10千伏专供机场的电缆,两条机场专用控制电缆,以及一条多孔电信电缆。同时,还需对X区域南侧的人行道和绿化带中的10千伏专供机场电缆实施临时空中敷设。项目的规划、报批流程,以及与相关主管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已有序展开。一旦临时架空线路方案获得审批通过,将立即进入实施阶段。
5.根据工程设计规定,首要任务是进行机场南干道的西段,即机场二道至机场一路沿线的两根专属机场输油管道的加固施工。施工前,我们将明确邻近输油管道的作业限制,随之制定并执行针对性的施工安全保护专项技术措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严谨且合规。
三、关键项目特性与挑战应对策略
本项目的初期工程包含众多环节,其中关键挑战主要体现在现状XX区域及机场南干道的临时交通疏导,以及各类管线与建筑物的拆除工作。唯有有效解决这些前期工程中的难题,方可确保工程按预定计划启动,施工流程顺畅,最终按时完成交付。
(一)、重点事务工作分工
鉴于本项目的初期交通疏导、设施迁移与拆迁任务繁重,显然单凭监理机构的现有资源难以胜任,因此,我们投标方计划从公司总工办和项目监理管理部门临时抽调部分专业人员,以增强监理机构的实力。我们明确了如下工作分配明细,力求将各项职责切实落地执行。
前期工程难点监理工作分工一览表
序号 |
工作内容 |
工作事项 |
工作分工 |
||
主办 |
协办 |
督办 |
|||
1 |
交通 |
工程难点调查摸底 |
公司项目管理部 |
公司机关总工办 |
公司总工 |
序号 |
工作内容 |
工作事项 |
工作 分工 |
||
主办 |
协办 |
督办 |
|||
|
疏解 |
工程难点解决方案编审 |
公司总工办 |
监理机构 |
公司总工 |
外部环境组织协调 |
公司项目监理部 |
监理机构 |
公司总工办 |
||
组织实施工程难点解决方案 |
监理机构 |
公司项目管理部 |
公司总工办 |
||
序号 |
工作内容 |
工作事项 |
工作分工 |
||
主办 |
协办 |
督办 |
|||
2 |
迁改 |
工程难点调查摸底 |
公司项目管理部 |
公司机关总工办 |
公司总工 |
工程难点解决方案编审 |
公司总工办 |
监理机构 |
公司总工 |
||
外部环境组织协调 |
公司项目监理部 |
监理机构 |
公司总工办 |
||
组织实施工程难点解决方案 |
监理机构 |
公司项目管理部 |
公司总工办 |
||
序号 |
工作内容 |
工作事项 |
工作分工 |
||
主办 |
协办 |
督办 |
|||
3 |
拆迁 |
工程难点调查摸底 |
公司项目管理部 |
公司机关总工办 |
公司总工 |
工程难点解决方案编审 |
公司总工办 |
监理机构 |
公司总工 |
||
外部环境组织协调 |
公司项目监理部 |
监理机构 |
公司总工办 |
||
组织实施工程难点解决方案 |
监理机构 |
公司项目管理部 |
公司总工办 |
二、临时交通疏解解决办法
1.XX临时交通疏解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施工通道需求,结合当地交警和城管部门对XX及相关周边道路的使用与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交通疏导建议,我们将设计并通过与业主共同呈报,争取获得当地交警和城管部门的审批后,实施穿越现场并影响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计划。
初期阶段:维持现有格局,确保双向交通四个车道的正常使用
本阶段施工主要包括现状道路外侧双车道之间的地下管线铺设、路基构建、路面结构层的建设,以及道路交通配套设施的设置,旨在为后续第二阶段实施临时交通疏导提供必要基础条件。
进入第二阶段,开放并构建完成的两侧各两车道(总计四个车道),实现双向顺畅交通通行。
本阶段施工主要包括现状XX区域内的双向4车道地下管线设施的建设、路基构建、路面构造层工程,以及相关道路附属设施。我们致力于快速推进,以便为后续阶段实现全线全断面双向8车道的顺畅交通奠定基础。
机场路临时交通疏解方案
进入第三阶段:开放并确保全面完工后的双向八车道,实现全路段的正常交通运营
机场路建成开放全断面交通(第三阶段)
当前施工进程中,主要集中在道路中线以东,包括地下管线、路基、路面结构层及附属构筑物的建设,这些工程旨在为第二阶段实施的临时交通疏导提供必要条件,确保双向两车道的正常交通得以维持。
第二阶段规划:完成现状道路以东四条行车道建设后,引导西向车辆通过已建成的东侧四车道行驶,从而实现通行能力从第一阶段的双向2车道提升至双向4车道。施工主要包括现状双向4车道区域内的地下管线改造、路基加固、路面构造层构建,以及相关道路设施的增设。目标是尽快完成,为进入下一阶段,即全面开放并确保全程双向6车道的常规交通运作创造前提条件。
进入第三阶段,项目将全面启用,实现全程各路段、全断面双向六车道的顺畅交通运行。
通。
(2).机场二道至机场一道段
初期阶段:确保现有双向两条行车道畅通无阻,同时推进施工区域外的四车道地下管线、路基、路面结构层及相关道路附属设施的建设,以此为基础,为后续阶段实施临时交通疏导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阶段规划:完成现状道路周边新增的四个行车道建设后,将现有道路的车流引导至新建车道,从而提升通行能力,从第一阶段的双向2车道提升至双向4车道。施工主要包括现状双向2车道区域的地下管线改造、路基加固与铺设、路面构造层工程,以及配套的道路设施建造。目标是尽快完成这些工作,为后续的第三阶段,即实现全路段全断面双向6车道的常规交通运作做好准备。
进入第三阶段,将全面开放并确保建成路段所有车道,实现双向六车道的常态化交通运营。
3.工程范围现状地下管线迁改、加固
在详尽调查工程区域内的各类地下管线详情后,依据地方水务、城市管理、电力、通信等主管机构的使用与管理规定,以及机场的相应要求,以及迁改的相关指导方针,结合本工程临时用电、用水和施工排水的特定需求,我们将制定出各类管线的迁改方案。此方案需在得到业主的支持并经地方水务、城管、电力、通信等部门及机场方面的审批后,方能着手实施。
(1).高压电缆与通信电缆迁改
中标后,我们立即着手处理机场南干道的改造项目,具体涉及机场二道至机场一道路段东侧的两根10千伏机场专用电缆,两条机场专用控制电缆,以及位于XX南侧的人行道和绿化带中的一条10千伏机场专用电缆。我们将积极走访电力、通信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机场管理机构,就这些电力和通信设施的临时迁移事宜征询专业意见,以期获得他们对本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与指导。
组织并主持一次针对电力、通讯等专业管理部门和机场相关部门主管的协调会议,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