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服务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一、增强服务方案

投标人需注意:必须提交与此招标文件需求相辅相成的、合理且切实可行的额外增值服务方案。

应答如下:

第一章提升价值附加服务

1、本项目旨在确立详尽的保安规章制度、行为公约以及明确提供的管理服务内容。

2、提供全天候服务热线,以接听客户关于人员配置与保安服务的咨询,以及负责接待所有来访者。

3、提供全天候服务,处理工作人员、保安人员的维修申请、投诉、援助请求及后续回访。

4、我们提供专业有偿维修服务,涵盖水电暖等相关工程设施的维护工作。

5、家庭服务涵盖:上门清洁、车辆洗护、物品洗涤及定时服务等多项内容。

6、服务范围包括:代购日常用品如水、面,配送服务,物品领取,专业干洗服务,以及提供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看护服务。

二、突发事件快速处理能力

投标人需确保提供详尽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涵盖但不限于应急响应能力及资源调度措施。

应答如下:

第2章突发事件快速处理能力

第1节应急保安预案

1火警应急预案

1.1火灾预防

1. 制定严谨的消防管理制度,明确指挥体系,包括管理者的指定与义务消防队伍的人员配置。 2. 储备充足的灭火设备与物资,并实施定期维护与联动测试,确保其随时可用。 3. 定期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涵盖灭火技能、急救知识以及应急疏散演练等环节。

1.2接警、确认程序

一旦巡岗人员察觉到任何异常情况,应迅速通过对讲机向领班进行汇报。

当监控中心接收到火警通报时,应迅速通过对讲机传达指令,要求巡岗人员立即奔赴现场核实情况。

采取消音与报警开关复位措施以确认误报后,应及时向保安服务中心、管理处责任人以及消防监管部门汇报,并完成相应的记录填写。

当确认为实际火警后,依据火势的规模与严重性,将确定相应的通报范围,包括通知其他保安人员、管理处负责人、保安服务中心、消防主管机关及其相关人员。

1.3灭火程序

在接收到通知后,相关人员应迅速前往监控中心,由当前在职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指挥,并实施逐级汇报机制。

现场员工注意安全措施,听从总指挥的指令;

确保有效运用消防设备进行火势控制,并在适宜的时机转换为引导人员有序撤离的行动。

确保安全环境许可后,及时开启门窗及畅通通道,以确保无阻碍紧急撤离途径。

监控人员作好录像和整体组织调度;

维修人员执行如下措施:首先确保失火区域的电源被安全切断,其次停用所有电梯服务,最后关闭燃气总阀门。

保证消防所需的水力、电力的供应;

实施严格的出入口管控,确保仅允许人员外出,保持紧急车辆专用通道畅通,并指引消防车辆顺利抵达水源接入点。

在火场外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

其他员工作好人员疏散及安抚工作;

火场总指挥视情况需要,调集人员援助。

1.4人员疏散

完成人员疏散任务后,工作人员需逐区域核查火场内是否滞留人员,确认无遗漏后,在原岗位待命,直至接到现场指挥者的撤离指令。

在撤离现场的过程中,人员应按照指示前往指定地点集结,并进行人数核实,确保无人员滞留火场。

1.5后续工作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调查分析起火原因;

清理事故现场,恢复正常秩序;

确保全面搜集并记录相关资料,实施影像存档,如有必要,及时启动保险索赔程序。

填写报告。

2突发停电应急预案

2.1日常预防

管理人员与保安人员需熟知电力设备及各楼层供电设施(包括电源总闸与分闸)的具体位置,并需定期协同维修部门进行设备工作状态的核查。

定期进行停电应急切换模拟操作,以确保维修部门在紧急情况下能熟练应对。

2.2确认程序:

当电力设备出现故障时,务请迅速联络维修人员以便他们能迅速到达现场进行修复。同时,他们将负责查明停电的具体原因及受影响的区域。

2.3局部一般故障处理程序:

相关人员应接收到由保安服务中心及管理处发布的通告,并视情安排人员协同维修人员进行工作。

任何情况下,必须由专业维修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士严禁擅自进行修理,以确保安全无虞。

强化出入口安全管控,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实施犯罪行为,同时增派保安人员对周边围墙区域进行频繁巡逻;密切关注保安区域内外是否存在火源隐患。

管理处须确保配备充足的应急电灯,并预先为其充电,以便在电力中断时能提供巡查所需的照明设施。

若遭遇停电事故,可能引发诸如停水或电梯停运等连锁反应,此时应当立即暂停电梯服务,并及时通知客户,同时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安全。

2.4整体停电处理程序:

2.4.1 当外部(电力供应部门)的主要高压线路因维修导致停电时,维修人员的应对措施如下:

切断主供电电源,启动备供电电源;

查询主供电恢复后转为备用供电的原因,与电力供应管理部门沟通详细信息。

向设备主管报告,设备主管填写相关记录。

2.4.2 面对因内部线路故障引发的全面停电,维修人员应当立即采取行动。

立即通知设备主管到配电室处理突发事故;

在现场,设备主管负责确认故障线路(如主管缺席,则由维修班长代为执行),在完成线路断开并隔离后,向保安服务中心及管理处的负责人通报情况。

敬请保安服务中心及管理处的各级管理人员密切关注并积极协调,共同确保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便尽快恢复供电服务。

设备管理部门由主管引领,维修团队逐一排查各楼层及区域的设备故障,成功修复线路问题后,实现了电力的正常供应。

2.5后续工作

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3突发停水应急预案

3.1日常预防

管理人员与保安人员须熟知保安区域内的给排水设备及水源总闸的具体位置,并需时常配合维修部门对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常规核查。

为有效防止停水事件,维修部门需切实履行日常维护保养职责。

3.2确认程序

在遭遇停水情况时,务必迅速通告维修团队以便他们能即时到达现场,查明停水的根源与影响区域。

3.3处理程序

3.3.1楼内供水设备故障引起停水

当楼内遭遇供水设施故障导致临时断水时,应及时操作上一级供水管道阀门实施关闭。维修主管需协调人员与设备进行紧急抢修,并同步向物业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管理部门和保安服务中心需发布通告,明确告知相关人员,同时提供必要的解释,视情派遣人员协同维修人员进行工作。

保洁人员在该区域执行定期巡检任务,到达各个水源点后,负责关闭水龙头,并确保抢修作业现场的整洁与秩序。

3.3.2外管网(供水部门)停水

在确认外管网暂停供水时,保安服务中心与管理处需主动向供水部门咨询停水的详细原因及预计的恢复供应时间。获取信息后,应立即向各自部门经理汇报,并通过正式公告的形式知会相关人员。

对各取水点巡视检查,关闭水笼头。

3.4后续工作

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4电梯困人应急预案

4.1处理程序

在接收到电梯困人事件的求助信号后,监控中心与现场巡岗人员需迅速采取行动,首要步骤是通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及物业管理部门。同时,他们应积极进行安抚,告知被困者保持镇定,切勿试图强行跳出安全窗或擅自开启电梯门进行自救。

被困者中有孕妇、病人需要救援,可报警;

电梯内部装有监控摄像头,旨在通过其对内部环境实施观察与关注。

在现场,维修人员应迅速抵达,首要任务是辨识导致困人的原因。在实施维修前,务必悬挂'暂停服务'等警示标识以示通知。若需进行开梯作业,务必在外围设置隔离绳,严禁非相关人员接近电梯区域。

当遭遇配电系统故障时,应迅速启用备用电源为电梯供电。电梯将自动运行至最近楼层并平层后,自动开启门释放被困乘客。若切换至备用电源后未能解救,应遵循电梯故障救援程序进行操作。

当遭遇电梯故障时,首先请迅速前往电梯机房,断开电梯电源,然后检查牵引钢丝绳附近的楼层标记,借此确认电梯的实际停靠楼层。

现场突发状况下,管理处将依据实际情况调配人员前往并协同处置。

当电梯停靠在平层状态下,维修人员应迅速抵达故障电梯所在的楼层,利用三角形专用钥匙开启厅门,稳妥地营救受困乘客,并向他们表示歉意。

积极确认被困者的健康状况,如有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安排救护车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4.2盘车操作流程

在启动电梯前,请务必确认已将总电源开关切断,同时确保轿厢处于关闭状态,所有厅门已稳妥闭合。

请乘客保持冷静,电梯将按需运行,请耐心等待救援。在实施盘车操作时,务必由专业电梯维修人员运用电梯松闸工具(专用扳手)解除制动器(谨防可能出现的滑动情况)操作。

操作者依据飞轮转动更为便捷的方向,选择向左或右进行移动。

当电梯轿厢精确地停靠在平层,其位置误差不超过100毫米时,电梯操作员解除松闸装置,制动器随之恢复正常,并确保轿厢安全锁定。

抵达困人楼层的电梯操作员首先运用电梯专用三角钥匙开启厅门及轿门,成功营救被困者后,对受困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歉意。

在实施救援操作时,电梯维修工应利用专业钥匙谨慎开启轿厢门,同时确保关注轿厢的精确停靠位置,以防意外坠入井道。

完成电梯故障的维修之后,撤除临时警示标识,电梯恢复正常运行。

4.3后续工作

询问受困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身体不适症状;确认是否需要援助;同时详细记录下他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电话以及住址,以便留作记录凭证。

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5防台防汛防暴雨应急准备

5.1防台准备

构建全年防汛防台实施方案,明确执行防台风和防汛应急预案,包括值班安排、应急响应机制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分配和联络信息。

在台风(汛期)即将来临之际,务必提前做好充分的防台防汛准备工作,确保防御物资完备并适用。同时,对相关管道进行彻底检查和疏通,组织召开防台防汛领导小组会议,进行防台应急预案的演练。

5.2台风汛期前处理程序

根据气象部门或上级公司的指示,发布防台风警示通知:详述台风相关事项,提醒员工进行必要的准备措施,并附上紧急联络电话信息。

检查保安内设施、设备,保护及稳固;

各区域高空悬挂物件是否牢固,有无松脱;

设备机房(包括电梯设施、水泵系统及电机房等)的安全状况如何,以及备用电机是否具备即时启动的应急能力。

检查天台设施的稳固性,包括水箱和天线,确保不存在安全隐患。

检查并确认保安区域内的管道、阀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堵塞、渗漏或功能失效的情况。

核查公共区域门窗是否已妥善关闭,并对潜在风险点如窗台的花盆和阳台上的易坠落物品进行仔细检查。

锁紧窗门;查看、修复可能导致漏水部位;

对于建筑物外部设置的维修棚架、围板或吊船等设施,务必核查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如需移动或安装防风装置,请及时通知施工队伍实施相应措施。

执行全面的保安防风防暴雨设施核查,包括对排水系统(如下水道、落水管和雨水渠)的细致检查。一旦发现可能引发堵塞的垃圾、泥沙或其他杂物,应及时通报清洁部门并提供必要的协助以支持维修工作。

确保地下车库及地下室设备设施房的防水设施完善,配备相应的挡水板以应对可能的渗漏情况。

确保装备齐全,包括沙袋、雨衣、头盔、水靴、绳索以及备用照明设施,以便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积极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提升巡查效率,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报告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

5.3台风、暴雨中

逗留值班室内安全位置或进入指定防风处;

如需外出巡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发现排水不畅,及时疏通引流;

发现雨水倒灌,及时组织封堵引流。

5.4后续工作

注意台汛消息及预防余风;

照顾受伤人士(如有);

清理受损范围;

维修部门巡视保安区域;

执行渠口堵塞物的清理工作,排除积聚的水分,并及时补充应急设备。

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6突发水浸应急准备

6.1确认程序

在收到通知后,维修人员应迅速前往现场,对导致水浸的根源进行核实:

水管爆裂

喷淋头爆裂

水箱(池)阀门失灵

在查明原因后,迅速展开抢修工作,并及时向设备主管及管理部门汇报。

6.2处理程序

6.2.1水管爆裂处理程序

巡检人员应迅速奔赴现场,实施警示标识以设立隔离区域,确保无关人员无法进入抢修作业区。

区域供水阀门由维修人员实施紧急关闭,进行抢修作业。若一时未能快速锁定,他们会采取临时措施,利用衣物或消防水带引导水流远离潜在危险的电梯区域。面对严重水浸引发的积水问题,潜水泵将被有效运用进行排水处理。

当发现供电设备临近区域存在潜在浸水风险时,务必立即断开电源,以防止电击伤害人员。

保洁人员已抵达现场,实施积水清理措施,旨在有效遏制水势扩散。

当面临水浸现场且电梯仍在运行的情况下,务必及时通告电梯维修专业人员,指示他们将电梯提升至最顶层,同时确保切断电梯电源。并在底层设置明显的'电梯维修'警示标识。

完成故障排除后,维修人员操作区域阀门,成功实现了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6.2.2喷淋头意外爆裂处理程序

监控中心已对消防报警开关实施复位操作,并向消防部门报告,该报警信号系由喷淋头意外破裂引发。

维修人员需迅速前往指定楼层的消防系统终端放水阀位置,实施阀门开启操作,以此减小消防水压力,并确保该楼层消防水完全排出。

维修人员接到指令后,需迅速奔赴现场,首要任务是关闭故障楼层的消防进水阀。随后,前往附近的消防栓获取消防水带,并将其连接至喷淋头破裂处,引导水流至预设的排水沟进行排放。若一时难以关闭水源,应采取临时措施,如利用衣物或消防水带引导水流远离可能的危险区域,如电梯区域,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有序。

巡检人员应迅速奔赴现场,实施警示标识以设立隔离区域,确保无关人员无法进入抢修作业区。

当面临水浸现场且电梯仍在运行的情况下,务必及时通告电梯维修专业人员,指示他们将电梯提升至最顶层,同时确保切断电梯电源。并在底层设置明显的'电梯维修'警示标识。

当维修人员完成楼层消防水管的排空后,他们会立即更换已损坏的喷淋头。遇到因严重水浸导致的积水情况,应启用潜水泵进行有效排水。

在维修人员开启楼层消防进水阀之后,他们完成了消防管道末端的泄水操作,随后由保洁人员负责处理浸湿的地面。

当发现供电设备临近区域存在潜在浸水风险时,务必立即断开电源,以防止电击伤害人员。

巡岗保安员撤除现场警示栏,恢复正常秩序。

6.2.3水箱(池)阀门失灵处理程序

当维修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水箱阀门故障导致水源泄露引发水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立即将供水泵电源切断,随后关闭进水水管。如一时无法实现快速关闭,应利用可用的衣物或消防水带引导水流远离潜在危险的电梯区域。在此紧急情况下,务必立即通报设备主管以便及时处理。

当保安服务中心或物业管理部门接获关于水箱阀门故障导致水浸的报告时,应迅速启动应急程序,指令维修团队火速奔赴现场。首先,应断开供水泵电源,随后紧闭进水阀门,随即展开对给排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工作。

水浸现场的指挥工作需由管理处负责人迅速抵达并亲自主持实施。

保洁人员封堵溢水现场,防止水势蔓延

当遇到积水严重的情况时,维修人员应当采取潜水泵进行有效的排水作业。

当发现供电设备可能遭受水淹的情况时,应迅速断开电源,以防止因漏电引发的意外伤害。对于存在水浸的电梯区域,应立即将其报告给电梯维修人员,请求将电梯提升至顶层,同时关闭电梯电源,并在底层设置醒目的"电梯维修"警示标志。在故障排除完毕后,由保洁人员对水浸区域进行彻底清理,以恢复正常的运营秩序。

6.2.4 管理处应提前发布通告,告知相关人员,以防因故障处理导致的长时间停水或停电现象发生。

6.3后续工作

详尽记载并整理所有相关数据,编制报告,其内容涵盖水浸发生的原因、受影响的面积、损害的严重性以及抢修作业的详细过程。

7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7.1确认程序

发现气体泄漏后,首先要确认泄漏部位为:

外围管道泄漏

人员自管部位管路泄漏

7.2处理程序

7.2.1外围管道泄漏处理

当巡岗人员监测到外围燃气管道存在泄露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首要步骤是立刻封闭燃气管道的总阀。随后,应立即将此紧急情况通报给保安服务中心、物业管理部门以及维修团队,请求他们火速前往现场核实与处理。

在接获燃气泄漏的紧急报警后,保安管理处需迅速传达指令给巡岗人员及维修团队,要求他们立即奔赴现场,并果断执行操作,关闭燃气总阀门。

维修人员接到燃气泄漏的通知后,应迅速前往现场,实施初步的'气味检测'。如确认为主供气管道泄露,须立即联络燃气管理部门进行维修报备,并及时将处置进展汇报给物业管理主管。

在发现燃气泄漏后,保安服务中心及管理处负责人应迅速传达指令,明确阐述关闭燃气总阀的必要性以及已报告的维修状况,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等待,静候燃气部门的专业抢修人员前来处理。

7.2.2人员自管部位管路泄漏处理

当巡岗人员在执行巡查任务时,若发现人员自行管理区域内的燃气管路存在泄露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通知并协助人员打开门窗,加强通风。

现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电器设备。

通知监控中心和管理处对重点部位进行监控。

完成对现场人员的有序撤离后,务必防止任何无关人士误闯该区域。

通知维修人员到现场确认。

7.2.3 在接收到人员报告的自管区域燃气泄漏信息后,客服中心与管理处应迅速启动应急程序,第一时间通告巡岗和维修人员前往现场处理。

燃气体泄漏点应立即由巡岗人员和维修人员奔赴,确保事故现场的妥善处置与维护。

协助人员打开门窗,加强通风。

巡岗人员通知监控中心对重点部位进行监控。

完成对现场人员的有序撤离后,务必防止任何无关人士误闯该区域。

7.2.4 任何现场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灯、电扇等电器开关。

7.2.5 请相关人员联系燃气部门进行故障报修,并及时向管理处负责人汇报处理结果。

7.2.6泄漏造成人员昏迷时,应将其带至通风处进行医护,视情况拨打请求急救。

7.2.7 当现场燃气气体泄露情况危及引发火灾的可能性时,应迅速启动火警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立即疏散楼内所有人员。

7.3后续工作

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8交通意外应急预案

8.1交通意外的受损情况可以分为:

尽管未发生人员伤亡,但不慎引发了车辆损坏及保安设施的损失。

不幸发生了意外事故,导致人员受伤,并伴随车辆或安保设施的损坏。

意外中仅仅发生人员受伤。

8.2 当保安人员抵达交通事故现场,首要任务是预防可能的二次意外,遏制恶性连锁反应,随后依据现场的损害状况采取相应措施。

8.2.1无人受伤的交通意外处理程序:

确保交通秩序井然,迅速恢复道路畅通,并及时通告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

财物、车辆受损时,先进行拍照存查;

在应对可能对其他人员构成威胁的突发情况时,应实施区域围护并局部封闭,同时视情设置警示标识以确保安全。

如有需要,通知维修人员到场采取措拖;

面对财物损害赔偿争议,切勿擅自决定,应及时将纠纷上报给保安服务中心、物业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8.2.2 针对人员伤亡及伴随的车辆损坏或保安设施受损的应对流程:

指挥交通,给予尾随车辆警示并绕行;

在可行情况下将伤者移离危险区域;

伤势严重者先拨打电话请求急救,并立即进行拍照存查;

请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派遣相关人员协同维护现场秩序。

迅速实施现场证据采集,详细记录环境状况,随后报警并等待专业处理。在适当情况下,对事故现场实施录像与拍照以作佐证。

执行现场调查,迅速寻找可能的目击者,并在警务人员抵达后立即汇报情况。

警方未到场前,肇事车辆不得移或驶离原位。

8.2.3 程序流程:应对仅限于人员轻微伤害的突发情况

8.3后续工作

整理并详尽记载所有相关资料,编制《事件报告》,随后递交给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

9高空坠物应急预案

9.1 当巡岗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察觉到高空落物的情况,应迅速向监控中心与管理部门报告。

9.2 在接收到高空坠物的报警后,保安服务中心及管理处应迅速组织力量进行现场勘查,致力于追踪事件源头,寻觅嫌疑人员。

9.2.1 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应当及时对违规者予以严厉警示,并同步向公安机关报案。

9.2.2 若未能识别出违规行为的责任方,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应发布正式通告,明确阐述该行为的严重后果与法律违悖之处。

9.2.3 在适当情况下,我们支持拍摄照片作为备案,并可能实施录像以确保证据完备性。

9.3如高空堕物已引起人员伤害处理程序:

拔打120救护电话,派员在路口引导;

积极与警方联络,提供及时协助,共同推进事故调查,以确定责任方。

寻找证人,提供入住情况等资料;

封锁现场,拍照取证,保护现场,维护秩序。

9.4后续工作

详实记录并整理所有相关资料,同时在报告中填入(如涉及出警情况,务必附上警方的立案编号)

10突发刑事案件应急预案

10.1暴力事件处理程序:

10.1.1 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个案,应优先采取教育引导,倡导放弃任何危害他人和社会秩序的不当行为。

10.1.2 一旦发生伤害他人的情况,应立即采取行动,首要任务是紧急救治伤者。

密切关注暴力团伙行为及其显著特征,如条件允许,应立即实施抓捕;若环境限制,需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直至公安、武警或增援队伍到达后协同执行抓捕行动。

注意收集、保护证人。

10.2爆炸物品及不明物品

遇到疑似爆炸装置的情况,无论其真实性如何,务必予以高度关注并谨慎处理。立即通报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主管,并实施隔离措施,引导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保障。

实施严格的出入口管制,强化事故现场的警卫与巡逻措施。

请勿在作业现场操作无线电通讯设备、启用闪光灯或进行电器开关操作。

报告公安部门,请求派人排爆并协助工作;

警方到达前,切勿自行接触或处理可疑物件。

10.3袭击计算机网络

迅速向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通报相关情况,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详细记录下事件发生的精确时间、频次、攻击对象以及所造成的损害等原始数据。

确保机房的安全封闭,严格限制无关人员的出入,并最小化信息传播,以防止机密的泄露。

立即报警,请公安相关部门前来侦察、破获;

病毒检查并消除;

请专家重新设置保护措施。

10.4抢夺、抢劫、偷盗

10.4.1 一旦发现嫌疑人滞留在保安区域内,应迅速通知出口保安人员实施监控,并同步向管理层负责人呈报情况,同时组织力量进行围捕行动。

10.4.2 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已越出保安区域,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随后对公司的资产安全进行全面核查。

10.4.3如发现犯罪嫌疑人已伤到人员,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和其他保安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并组织抢救。

10.4.4 一旦犯罪嫌疑人处于可实施监控的区域,应迅速部署追捕行动,目标明确,务求拘捕到嫌犯。

10.4.5 在确保现场安全及维护证人权益的前提下,直至公安部门抵达前,严格限制无关人员的出入行为。

10.5投毒

10.5.1 若识别到邮件涉及违禁品,应立即将情况通报给管理部门主管,并组织所有可能接触违禁品的人员至指定区域集合,实施安全防护措施,静待公安机关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鉴定,同时确保提供相关证据支持。

10.5.2 若发现涉及毒品,务必首先确保现场安全,实施严格的出入管控,并立即通报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请求公安机关及相关执法部门进行处理。

10.5.3 执行严格的源头追踪与隔离措施,确保现场安全,实施出入管控。若遭遇燃气泄漏,务必佩戴防护面具,行进时关闭阀门,同时敞开门窗进行自然通风,并及时联络燃气管理部门进行故障修复。

10.5.4 一旦毒源扩散,应迅速引导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集结。

10.6谋杀

10.6.1 当遇到犯罪嫌疑人未离开事发现场的情况,应立即向保安服务中心及管理处主管通报,并同步启动监控设施的部署。

10.6.2 一旦确认犯罪嫌疑人已撤离案发现场,首要任务是确保现场的完整性,并妥善保护相关目击证人。

10.6.3 紧急情况下,请求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并配合提供相关人证和物证资料。

10.6.4 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处于可监控范围内,应立即实施防控措施。

10.7纵火

10.7.1 迅速启动火警应急响应程序,实施灭火行动,并同步拨打报警电话。

10.7.2 确保现场安全管控,指引消防车辆顺利抵达火场,严格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出现场。

10.7.3 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处于现场,应迅速实施包围控制措施。

10.7.4 完成灭火任务后,务必妥善保全现场,并进行损失评估与统计。

10.8绑架、挟持人质、敲诈勒索

10.8.1 当遇到犯罪嫌疑人现场的情况,应当立即向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汇报,并同步实施防控措施。

10.8.2 提倡情感交流的正面引导对话,倡导以'理性沟通,避免伤害,寻求共识'的态度展开讨论。

10.8.3 确保现场安全,严格限制非相关人员的进出权限。

10.8.4立即报警,请求支援。

10.8.5 在犯罪嫌疑人未被控制的情况下,务必要确保现场相关证据、见证人的安全,静待公安机关的专业勘查与案件侦破。

10.8.6 当犯罪嫌疑人超出保安区域视野范围时,应迅速展开追踪,同时将人质安全置于首位,静待公安机关的专业处置。

10.9工作程序

10.9.1 在接收到相关报告后,保安服务中心与管理处迅速动员全体保安力量。按照公安部门的区域划分,他们协同进行深入的重点区域全面安检,对疑似重要目标及潜在藏匿点进行了仔细搜查。同时,对可能存在的爆炸物现场实施了管控,并设置了安全隔离带,有序疏散人群。在此过程中,他们紧密配合公安人员,对卫生间、垃圾箱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关键位置进行了现场控制和危险排除作业,以保障公共安全。

10.9.2 在接收到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后,监控中心协同公安人员对闸口监控录像进行详细审查。

10.9.3 在现场事件处理过程中,维修人员(包括水电工)将提供必要的水电支持。

10.9.4 公安机关与各部门的联合排查与细致处置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应急预案的解除通知。

10.9.5 一旦恐怖事件发生,各相关部门应立即依据其职责开展善后处置工作。

10.9.6 所有员工应秉持内部严谨、外部从容的态度,务必保持冷静与沉着,严禁散布或传播任何恐怖相关的信息,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各部门应当强化请示与报告的工作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杜绝隐瞒、虚假、失误、错误以及遗漏的情况发生。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指令,积极响应领导指导,全力协作,以确保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10.9.7 行政管理部门致力于维护与新闻媒体的良好关系,确保有效的公关策略实施。

11管理服务应急预案

11.1噪音骚扰应急预案

11.1.1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对施工单位明确传达噪音管理要求,并在适宜的情况下,提前向客户公示施工详情及进度计划,以减少可能产生的干扰。

11.1.2 保安员需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声响,包括机械设备运行噪声、音响设备播放声以及任何人为的嘈杂,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其他客户造成直接的影响。

11.1.3 在接获客户投訴或進行日常巡檢时,必须对发现的噪音问题进行源头调查,明确阐述处理措施,并迅速向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报告。

11.1.4 对于任何拒不听从劝告、执意进行产生噪音作业的客户或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通报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并依据相关规定执行相应的处罚措施。如情况严重,应提交给环保监督部门备案。

11.1.5 对于外来人员蓄意聚集并制造滋扰性噪音,对客户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在实施干预后如仍不改正,应采取报警程序,将情况通报给警方进行处置。

11.2不听从劝阻

11.2.1 在纠正违规行为时,应始终坚持和蔼的态度,采用温和的言辞,以理服人,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11.2.2 对于不接受劝导的行为,务必记录相关人员的姓名与所属单位,并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依据事态的性质及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

11.2.3 在处理纠纷时,务必遵循相关政策,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灵活应对策略。

11.3酒醉者闹事

11.3.1 对于任何试图酒后闯入并滋事的外来人员,务必积极劝导或阻止其离开保安区域。

11.3.2 当遭遇外来人员因醉酒行为导致的暴力攻击或公共财物损坏时,应及时通报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并向警方请求援助以进行处置。

11.3.3 当人员或访客因饮酒过量导致行为举止不当、难以自我管控时,保安应立即通报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核实其身份信息与住址详情。应尽力联络其亲友前来劝导并护送返回房间。在必要情况下,保安需提供适当协助,实施监护和控制措施。

11.3.4 针对因酒后行为导致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事件,保安应当实施充分的证据收集,以确保后续能依据事实追讨赔偿并执行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

11.4精神病人

11.4.1 当发现精神病人有可能实施暴力行为伤害他人时,应立即向领班及管理处汇报,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妥善劝离措施。

11.4.2 在遭遇精神病人突发暴力行为或破坏财物的情形时,建议及时报警请求援助。

11.4.3 积极联络精神疾病患者的亲属,安排他们前来认领,并确保后续的妥善监护措施得以执行。

11.5陌生人乱窜乱走

11.5.1 遇到楼面陌生访客,首先应进行观察,随后礼貌询问,建议采用文明用语,例如:"您好,请问您找哪位?我可以为您提供必要的协助。"

11.5.2 若遇身份不明的访客未能准确提供姓名(所属机构)及室号,应留意其行为举止与反应,随即引导至门卫处进行详细核实。

11.5.3 对于临时来访者或持有公务事项的陌生人,必须在《来客来访登记表》上完成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

11.5.4 遇到人员随意穿越楼层及频繁乘坐电梯的现象,应立即进行跟踪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1.5.5 在处理过程中,务必确保自身的安全措施得到充分落实。

11.5.6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11.6失物处理

11.6.1 关于失物管理,建议遵循专业规定,将遗失物品转交给公安机关处理,以确保合法程序和安全性。

11.6.2 若拾得者选择交付保安团队,建议在有第三方见证的情况下当面清点并转交,同时立即将情况通报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确保失物得到妥善保存。

11.6.3值班日志上记录详细事由。

11.7迷途人士

11.7.1 评估并决定是否需救护车人员对迷途者实施医疗援助,如有必要,及时启动报警程序以获取专业支援。

11.7.2 负责联络查询,若与相关人员无法取得联系,应立即通报警方以便妥善处置。

11.7.3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11.8病人

11.8.1报急救120。

11.8.2立即代为通知其家属。

11.8.3 在场对病人提供必要的关怀,然而务必谨慎行动,切勿擅自移动病人,以防意外损伤。11.8.4要求全面记录所有相关资料,并准确填写报告。

11.9狗咬伤人

11.9.1 在充分理解情况后,建议伤者向当地警署提交报案,并同步通知保安服务中心及物业管理部门。

11.9.2 记录伤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址,以及受伤的具体地点和事件的详细经过(即被狗咬的原因)

11.9.3记录一切有关资料并填写报告。

11.9.4 建议关注宠物饲养者的日常行为,确保他们持有相关证件进行喂养。

11.10意外受伤

11.10.1了解过程后立即致电报警或急救电话(告知伤者人数、受伤情况及现场情况等),同时报告管理处。

11.10.2 预先稳定伤者情绪,直至医疗救援人员抵达现场。

11.10.3在可能范围内通知伤者家属。

11.10.4可能情况下派保安护送医院。

11.10.5 详实记录所有相关资料,并完成报告编制。

11.11冲闸

11.11.1 详尽记录被盗车辆的车牌信息、外观颜色以及型号详情。

11.11.2 在观察并记录驾驶员的外貌特征、着装以及逃跑的方向后,立即执行报警程序,并向保安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11.11.3协助警方查证。

11.11.4 车辆进出时,手写登记需在车闸升起后进行。

11.11.5拍照存记。

11.11.6 详实记录所有相关资料,并完成报告编制。

保安应急处置措施

一、巡逻

(一)巡逻服务的内容

(1)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区域、地段及目标专项巡检,旨在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遇到疑似异常情况时,将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并在恰当情况下转交客户单位或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处理。

(2)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

(3)一旦发现事故,应立即将其通报给客户单位或公安机关,并果断采取措施遏制事态发展,同时确保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得以实施。

(二)制定巡逻方案

(1)依据保安服务协议,规划执行巡逻计划,明确巡逻人员配置、设定巡逻路径、划定重点关注区域以及所需装备清单。

①依据客户单位的实际状况,明确巡逻区域划分、地段选择以及所需装备的类型与数量配置。

②依据巡逻区域的地理特征、特定地标、关键区域及重要目标,规划巡逻路径、明确重点监控领域,并设定适宜的巡逻周期。

③规划并确立针对各种情境的应对措施,设计详尽的紧急事态处理预案。

(2)客户单位与保安服务公司的双重审批是巡逻方案实施的必要程序。

(三)巡逻前的准备

保安人员在执行巡逻职责时,需严格遵守规定着装,并随身携带经公安机关核准的防护设备。必要时配备对讲机。对于夜间巡逻,照明工具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确保备有详实的巡逻记录簿。

(四)巡逻的实施

(1)保安人员执行巡逻任务的主要方式包括穿行巡逻、往返巡逻及循环巡逻,其实施需依据时间、气候与地形等具体环境因素进行灵活调整。

(2)在徒步巡逻时,如需多人协作,应采用一字排开或一路纵队的方式。巡逻人员之间应保持适当间距,确保视线范围内能维持有效的通信与互相支援。对于夜间巡逻,建议预先约定明确的联络信号,例如击掌或手电筒闪烁作为信号手段。

(3)在执行巡逻任务过程中,保安人员遇到任何疑似异常情况时,务必严谨审视并密切监控。适用时,可采用守候或跟踪策略,确保可疑对象始终处于视野范围内。如需,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审讯,并立即将其转交给客户单位或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4)在执行巡逻任务时,保安人员应确保其行动不影响客户员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秩序。

(5)执行夜间巡逻任务时,务必保持高度警觉,确保个人安全无忧。

(五)紧急情况的处置

在遭遇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时,务必迅速予以制止,并将嫌疑犯送往客户单位或公安机关,途中需留意防范其可能的暴力反抗或逃脱。面对火灾、爆炸等突发事故,应第一时间报警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积极投身于伤员的救援行动,并确保现场保护措施得当。

(六)勤务制度

(1)交接班制度

①保安人员应严谨履行交接班规定,确保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进行交接。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值班,务必提前提交请假申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