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空调系统升级与改造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机房空调新风改造工程投标技术方案目录
第一部分技术文件—技术方案
项目名称:楼空调改造工程
一、创新设计策略
1.1、深入剖析项目需求并理解用户期望
项目目标:提升楼内空调设施的更新与升级。鉴于机房空调对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任何环境温度的突发波动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产品可靠性的全面考量不仅体现在高信赖度的产品选择上,更涵盖了安装与改造过程中的高可靠性。这无疑对我们的施工工艺标准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在追求产品与安装工艺的高品质稳定性的同时,客户对服务的可靠性寄予厚望,这包括对服务响应速度、服务质量以及服务安全性的全面升级需求。
1.2、高效节能空调系统选择
一、从用户使用角度对空调系统进行选型
针对楼机房的改造需求,原配置的空调系统经长期使用后,其零部件老化且型号陈旧,导致维修与售后服务面临严峻挑战,严重影响了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鉴于此,当前的空调系统显然已无法适应实际需求。基于我司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客户反馈,我们建议更换为专用机房空调系统——推荐采用********系列。这一系列空调相较于国内常见的同类产品,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市场份额的观察:历年来,国内中高端机房空调市场冠军一直由****空调独占鳌头。鉴于其显著的市场占有率,厂家得以投入更多资源于产品质量提升,从而实现品质驱动市场的良性循环。
2、对于北京地区的机房而言,确保适宜的环境条件至关重要。其中,水质管理历来是机房管理者面临的一项挑战,特别是在********机房。传统空调普遍采用电极式加湿技术,然而,水垢积累与加湿罐的频繁更换问题常常令用户担忧。而********空调系列创新采用远红外加湿技术,有效解决了以往电极式加湿所带来的水质不佳和水垢过多的问题,进而显著降低了运维成本,节省了维护精力。
3、在考量运行维护需求时,机房维护工作中空调的保养堪称重头戏。因此,对于机房集成商而言,选取一个性能卓越、故障率低的空调系统显得尤为关键。
我们极力推荐用户选用在业界享有盛誉的********系列高端机房空调系统。
其他产品我们推荐用户在间使用大金通讯机房专用5P柜式空调4台,在办公环境下选用大金多联体空调系统两套;
二、机房空调设备选型清单
鉴于询价文件的规格,我们建议采用****公司出品的高品质精密空调。
名称 |
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
|
|
|
二、详述关键设备
2.1、高效能机房环境控制系统
作为****公司北京****的核心设施,楼业务机房对环境控制有着极高的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机房内精心配置了空调设备,确保了恒定的温度与湿度条件。
级别项目 |
A级 |
|
夏季 |
冬季 |
|
|
22+2°C |
20±2°C |
相对湿度 |
45%~65% |
|
温度变化率 |
<5°C/h并不得结露 |
:空调系统现状 当前配置于UPS机房的老旧空调设备已投入使用多年,其室外机安置于户外草坪区域。近期,空调系统的性能有所衰退,制冷能力趋于饱和。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段,室外机频繁遭遇高压报警,一旦高压警报触发,会导致机房内温度急剧升高,对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潜在威胁。
2.1.1、高效能机房空调解决方案
A.针对用户现场的实际面积和询价文件的技术规格,我们建议在机房配备8台我司自主研发的高效精密环境调控设备——****系列空调机组。其中,六台设备将采用冗余并联运行模式,确保设备全天候、不间断的稳定运行。
B.每台室内机组均配备两台高效三风机的室外冷凝器,特别选型为耐受高达41°高温的风冷冷凝器,确保设备在机房环境下安全稳定运行,满足专业标准要求。
C.该机组配置了下送风系统,其单台设备的制冷能力达到了94千瓦,完全满足询价文件中关于冷负荷的要求。
D.新采购的空调室外设备选择安装于室外草坪,特别针对高温环境设计,具备适应41摄氏度以上高温气候的运行能力。此外,该室外机还配置了低温启动功能,确保在冬季依然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符合招标项目的技术参数要求。
E.为了确保良好的散热效果,建议空调室外机应安装于周围一米范围内无其他正在运作的空调室外机。
F.针对管线长度较大的情况,我们的设计策略将选用制造商原装的延伸管道组件。所有管路配置将大于标准规格,且会选择专为超长管线优化设计的机组型号或元件,确保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G.空调系统的上下水管均采用优质***管道进行专业铺设,其中A、B两台机组的冷凝水下水管直接接入空调区域的排水接口,确保顺畅排放。
H.空调设施配备了电动二通阀,该阀门安装于上水管,其功能是在检测到漏水警报后,由环境监控系统自动响应并切断进水源。为了维护管道系统的畅通,我们在空调附近的上水管与下水管之间设置了联通冲洗阀,支持定时清洗,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机房空调的新室外设备将安设于草坪区域,采用卧式冷凝器布局(风机轴保持立式安装)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2.1.2、高效能********空调系统架构
空调安装示意图
在无特殊安装条件下,推荐以下垂直高度标准: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建议最大垂直距离为20米;反之,若室外机位于室内机下方,建议限制在5米以内。对于管道布局,总长度优选控制在60米以内。值得注意的是,当室内外铜管等效长度超过30米时,应增设延长管组件,以确保制冷性能不受影响。
室外机组的安装方式
直立式安装 横放式安装
请注意:风机的安装方式命名依据其轴流风向特征,而非设备的安装形态。
2.1.3、********空调技术详细规格
空调品牌 |
大大大大 |
美国 |
空调型号 |
|
|
送风方式 |
|
|
冷却方式 |
|
|
室内机风机 |
|
|
风机数量(台) |
|
|
控制器 |
|
|
压缩机 |
|
|
适用制冷剂 |
|
|
制冷量KW |
|
|
电加热KW |
|
|
加湿器 |
|
|
加湿量kg/h |
|
|
风量m3/h |
|
|
节流装置 |
|
|
最大机外余压Pa |
|
|
机组尺寸(宽*高*深) |
|
|
重量(千克) |
|
|
|
|
|
室外机冷凝器 |
|
|
耗电功率KW |
|
|
尺寸(宽*高*深) |
|
|
风机数 |
|
|
重量(千克) |
|
|
2.1.4、********空调详细规格
3、****机组的特点
1、在制冷量相等的前提下,我们的设计实现了极低的占地面积,特别地,侧面和背面无需额外维护区域,而前方仅需600毫米的维护空间,确保了高效与便捷。
2、该产品易于拆卸搬运,确保在重组后与原设备完全一致,特别适用于对搬运环境有限制的情况,例如狭窄的空间或需借助小型电梯的场所。
3、我们特别设计了高效的快速除湿功能,旨在显著减少能耗,实现节能效果。
4、我司****子公司所研发的涡旋式压缩机,凭借其卓越的能效比和稳定的运行可靠性,展现了显著的优势。
5、采用大面积的V型盘管设计的蒸发器,其独特的'V'型结构促使热交换过程更为迅速且高效。这种设计有助于实现蒸发器表面空气分布的均匀性,从而确保节能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6、一款具备高效6秒瞬出纯净蒸汽功能的远红外加湿器,其湿度调控精准,兼容各类水质,且易于清洗与维护,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和便利性。
7、配备大型液晶显示屏(LCD),采用全中文界面,清晰地呈现多类型信息,并内置详尽的帮助菜单以供查询。
8、呈现前沿的新型******控制装置,其具备显著的在线操控性能。
2.1.5、高效节能空调设计特征
控制精确,****系列空调系统能精确地进行温湿度控制。温度可设定在,湿度可设定在
。
凭借卓越能效,我司采用Copeland高效涡旋压缩机的**系列空调表现出色。其特有的V型翅片管式换热器与精密设计的分液头相结合,优化了内部流场的均匀性与冷媒分配的合理性,显著提升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因此,整台设备实现了高效节能的目标。
机械设备特性概述: - 结构坚固耐用,凭借紧凑的机身设计,展现出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 骨架采用独特的碳钢铆钉连接,保证了机身的稳固与便捷拆装,便于在苛刻环境下进行搬运操作; - 内部构造分为内外两层,填充了防火隔热材料,有效提升机身的保温性能; - 设备支持one-bay、two-bay、three-bay的通用结构件,极大地提高了部件的通用性,减少了诸如过滤网等易耗品的规格要求。
依托严谨的模块化设计理念,我们推出了**单制冷回路/双制冷回路**的精密空调系列产品,其单台制冷能力覆盖20千瓦至120千瓦的区间。这些设备既能满足当前的使用需求,又具备良好的灵活性以适应未来发展,展现出了极广泛的适用性。
采用高效能比的Copeland涡旋压缩机,该产品源自世界涡漩式压缩机领域的领军企业——谷轮公司(作为艾默生集团的子公司,以其在全球的卓越地位和作为最大涡旋式压缩机制造商而知名)。
(SCROLL)1. 噪声与振动控制:涡漩压缩机通过减少活动部件的数量,显著降低了运行时的噪声和机械震动; 2. 连续平稳的压缩过程:涡漩压缩机实现压缩过程的连续且平滑进行; 3. 强大的排气特性:其排气过程涉及超过540度的旋转角; 4. 热量交换优化:吸气和压缩阶段保持良好的热能管理,无热量交换发生; 5. 气流方向稳定性:压缩过程中制冷剂气流方向保持不变,确保效率; 6. 减少气流损失:设计考虑了气流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7. 高低压阀门简化:涡漩式压缩机无需常规的高压和低压阀门,简化了结构; 8. 阀门损失及液击预防:这减少了阀门相关的能量损失,并有效防止了液击现象; 9. 启动电流优势:涡漩压缩机启动电流较低,有利于节能和设备保护。
选用的"V"型盘管结构,其换热面积得以显著提升,盘管表面气流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提升了机组运行效率。此外,通过采用带内螺纹的铜管和冲缝型翅片设计,相较于传统盘管,显著增强了热量传递性能,同时降低了机组噪音至最低限度。
该标准型机组配备的红外加湿器由微处理器精准操控,其构造精简,便于拆卸与清洗维护。高强度石英灯管,悬挂于不锈钢加湿水盘之上,能高效发射红外光及远红外辐射。在短短5至6秒内,水盘中的水分吸收这些辐射,从而突破水分子间的束缚,实现无杂质的纯净蒸发。此红外加湿器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对水质的要求,内置的自动冲洗功能确保了水盘的清洁度提升。
创新高效风机系统:依托先进的EC风机技术,搭载能效优化的变频电机,显著降低能耗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为终端用户创造卓越价值。该风机由Liebert控制器精准调控,确保为IT设备输送适宜气流,营造最优运行环境。特别设计的EC风机下送风机组采取风机下沉策略,安装时置于地板下方,有效削减运行时的能量消耗。
安全防护设备详情:各制冷系统均配备高压及低压防护组件。当压缩机排气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会触发紧急警报并实施自动保护措施;当压缩机因吸入气压过低导致运行异常时,亦会发出预警信号。风机装备了热过载保护继电器,能迅速响应并防止过载状况发生。此外,风量丢失开关与滤网堵塞检测开关实时监控机组风系统的运行状态。
新一代**系统配备了一款具备蓝色背光的液晶显示屏(LCD),其主要功能显示室内实时的温度、湿度状况,包括设定值、设备运行状态百分比图表(如风机、压缩机、制冷/制热、除湿/加湿等),以及警报信息。用户可通过主菜单轻松访问并管理各个设定点、历史事件记录、图形数据、传感器读数以及报警设置选项。
得益于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该系统实现了对机房温度和湿度的精确管理。以下是其主要特性:
界面操作便捷,采用多层次密码加密机制,有效抵御非授权访问。
该控制器特有停电自动恢复与高压、低压防护机制,确保系统稳定性。
用户可通过菜单操作轻松获取各主要部件的运行时长信息。
该高级故障诊断系统具备实时自动呈现故障详情的功能,极大地便利了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作业。
支持存储多达400项历史事件档案,涵盖MESSAGE(消息)、WARNING(警告)及ALARM(报警)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记录。
配置通讯接口
温度设定:温度设定值,温度设定范围为。
湿度设定:湿度设定值,湿度设定范围为。
湿度调控策略:提供三种选项供您选择,分别是预测调控(Pred,基于湿度预测的控制)、补偿调控(Comp,湿度补偿式控制)以及相对调控(Rel,湿度相对基准的控制)
送风温度控制启用状态设定:支持选择启用(Enabl)和禁用(Disabl)模式。
送风温限:送风温限设定值,设定范围为。
处理器配备有丰富的声光警报功能,其标准报警类型包括: - 高温预警 - 低温警示 - 高湿报警 - 低湿提示 - 系统高压报警 - 系统低压告警 - 滤网堵塞警告 - 风量流失通知 以及用户可根据需求定制的个性化报警设置。
每个模块均配备有独立的新型**控制单元**,模块化的******+**设计支持现场环境下的动态联动与群组操控。在特定区域,能够对多达32套机组实施协同(TEAMWORK)式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其中,控制系统具备智能响应机制,一旦某个模块触发报警,会自动启用备份模块,同时促使各模块轮换工作,均衡使用时间,确保高效运行。
装备了高效全速运行的冷凝器,其机组框架构建于优质不锈钢连接件与具有船舶级耐腐蚀性的铝材组合;风机单元采用创新的减震设计,确保平稳运行;配备的风扇电机对环境适应性强,维护需求极低,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提供单路或双路制冷选项;特别设计的室外冷凝器能抵御各种恶劣气候挑战;安装方式多样,支持水平或垂直配置,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2.1.6、关于机房空调送风方案
2.3.1方案综述
为了保障精密电子设备在机房内的稳定运行及最佳性能,对运行环境的严苛要求必不可少。为了实现对机房内关键因素如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的有效控制,推荐选用专门设计的机房精密空调。这种空调特设大风量、小焓差特性,有别于普通舒适型空调,致力于维持机房恒定的温度、湿度,并确保空气洁净度的高水平。
鉴于机房内设备产生的热负荷较高以及宽敞的面积,我们推荐采用地板下送风的布局设计。建议地板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450毫米,相关设计示意图如下所示:
2.3.2设计标准
在设计产品与施工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以下基准:机房环境对维持电子设备在机房内的平稳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机房建设的主要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
国外主流厂家的机房规划:
以及空调工程师公司(Inc.) TC9.9 美国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
电信基础设施标准:TIA-942数据中心标准
HP和IBM的机房环境规划
国内主要的行业规范和企业标准:
中国电信[2005]658号IDC产品规范和741号文件
中国移动公司对机房的环境控制指标要求
开机时所需的环境条件应严格遵照国家标准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以保障机房运作的优质环境。
级别项目 |
A级 |
B级 |
C级 |
备注 |
|||
温度 |
23±1℃ |
18~28℃ |
不得结露 |
||||
相对湿度 |
40%~55% |
35%~75% |
|
||||
温度变化率 |
<5℃/h |
<10℃/h |
|||||
同时
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
为了确保主机房的内部环境,应维持一个正压状态,其与外部环境的压力差应大于9.8帕斯卡。
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主机房内的悬浮颗粒物(粒径大于0.5微米)浓度应不超过18000粒每升。
为了实现机房的上述标准,专用的机房空调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2.3.3热计算
机房的主要热负荷主要包括设备散发的热量和环境负荷。为了准确配置机房专用空调,我们需掌握设备的数量和电力消耗详情。据过往经验,还需考虑额外的负荷因素,例如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的热负荷、新风补充需求以及人员产生的散热负荷。在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可根据设备功率总和与机房面积,凭借经验进行估算。
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计算机房热负荷。
Qt=Q1+Q2
其中,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环境热负荷机房面积)
2.3.4机房专用空调解决方案
2.3.4.1地板下送风
为了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我们建议采纳风冷式集中空调系统,其气流布局策略采用地板下送风的方式,并配置风机柜进行回风操作。
图:地板下送风示意图
专用空调系统在机房内部采用下送风设计,确保机组的最大外部静压不超过300帕。由此,整个机房高架地板区域构建了一个静压箱,其平均压力维持在50帕以上,实现了机柜前地板出风口对空气的均衡分配,有效地为机柜提供冷却条件。
为了优化地下空间的通风效果,我们建议将架空地板的高度设定在450至600毫米的理想范围内,同时空调设备的送风有效距离应限定在15米之内。
该送风方式的优势显著,体现在其设计简洁、定位精确、气流分布均衡以及运营成本经济等多方面。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我们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1)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5174-2008的要求,合理确保地板高度:当活动地板下同时用于电缆布线和空调静压箱时,建议地板高度不应低于400毫米。地板下方的地面及四周墙面应选用不易积尘、易清洁的材料进行装饰;楼板或地面需具备保温和防潮功能,且地面垫层应增设钢筋,维护结构应考虑防止冷凝水的措施。
2)在机房建设与运营并行的现实中,预先规划合理的走线规则至关重要。这能防止因送风需求未考虑导致的通风不良和气流组织混乱,如地板下电缆增多引发的送风受阻。由此可能引发的现象是,空调附近的区域温湿度调控正常,但远离空调的区域温度偏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为确保远程设备温度适宜,可能不得不降低空调设定温度,如将设定值降至18℃以维持24℃以下,但这无疑增加了能耗。 许多机房在遇到此类问题,尤其当业务特性限制无法中断运行进行线路调整时,常选择增设空调设备以增强风量,尽管原有设备已具备足够的制冷能力,这将进一步加剧能耗。因此,预防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设初期和运行过程中对走线规则和送风优化的重视。
3)是设计合理的回风高度《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常用的机柜高度一般为,气流组织所需机柜顶面至吊顶的距离一般为
故机房净高不宜小于2.6m。
2.3.4.2冷热通道分开
为了确保空气分布均匀且流通高效,提升热交换性能,设计中将冷风通道与热风通道在机房空调系统中独立设置。机柜采用面对面布局,其正面迎向冷风通道,通过地板安装出风口;而机柜背面则对应热风通道。空调设备的安置与热风通道保持一致,以便于促进热气流的回流过程,实现良好的热管理。
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图:合理的机房布置
本项目采用冷热通道分离的设计策略,旨在优化空调气流组织,防止空调冷风未经机柜设备处理直接回流至空调系统,从而确保机房整体温度适宜,而机柜内部保持适宜温度,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同时,这种设计还避免了气流不畅导致的送风不均,即使空调前端温度控制良好,远程区域也能维持稳定。通过背对背、面对面的布局,我们有效避免了冷热风混合,进而提升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具体来说,空调机组被部署在热通道区域,以防止冷风直接回流,确保冷空气的有效利用。
建议冷热通道间距一般定为:热通道宽,冷通道宽1200mm。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国标GB50174第4.3.4规定: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米;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米;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米;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米;
2.3.4.3地板出风口
推荐采用具有高开口率的孔板地板通风口或具备可调功能的地板百叶风口作为末端地板送风口。风口的数量配置应根据主要设备的负载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图3-4活动地板出风口
风口数量:末端风口数量计算:按照设计标准:地板风口风速小于2.0m/s,采用高地板开孔率核算。如下示例:
2kW机柜:单块地板:的50%开孔率地板
3kW机柜:单块地板:的60%开孔率地板
5kW机柜:两块地板:的60%开孔率地板
通风策略:在冷通道区域,配置大面积且高效的通风地板(微孔型地板),确保每个机柜均匀接受适量气流。地板砖依据冷通道前端的不同热负荷点进行灵活布局,可通过调整通风率来精确控制风量,以适应机柜的散热需求。若需进一步优化,可对通风地板的位置进行微调。而在热通道一侧,则保持通风地板的缺失,以维持温度平衡。
图地板出风口风量不均
2.3.4.4机柜通孔率
通孔率的计算公式为:通孔率 = 孔洞在网孔平板上的总面积 / 网孔平板的总面积
优化的网孔门机柜选型策略:鉴于其高通孔率的优势,数据机房普遍倾向于采用。这种设计确保了服务器前方的冷空气流入和后方的热气排放得以高效流通,从而提升散热效率,同时减少了空调能耗。
高通孔率机柜的优势:相较于低通孔率机柜,其通常无需额外安装风扇附件以提升通风效率,这样既节省了运营成本,又减少了潜在故障点。然而,低通孔率机柜往往需要依赖风扇附件来弥补通风不足,但这无疑带来了附加的运行成本和设备复杂性。
目前行业:
低端厂家网孔门通孔率为60%以下,
中端厂家网孔门通孔率为70%以下,
高端厂家网孔门通孔率为70%以上。
提议策略:我们推荐选用通孔率不低于70%的服务器机柜,此举旨在提升散热效能,从而确保高热负荷环境下,如机柜内的服务器设备能安全稳定运行。
图:服务器机柜通孔示意图
2.3.4.5封闭冷热通道
为了在机房内高效利用冷源并减少能耗,两种可能的实施策略是增设地板下的隔板或者封闭冷热流通区域。尤其是封闭冷通道的设计,能够最大化冷气流的应用,其气流利用率可提升至95%以上,从而实现显著的节能效益。
图:封闭冷通道后的模拟效果
图封闭冷通道后的CFD模拟效果
2.2、大金品牌的设备间专用柜式空调 - 大金(DAIKIN)型号
全面的设备机房空调解决方案
5kyAir系列的部分产品,凭借其出色的性能与卓越的表现,适用于广泛的设备机房环境。在充分发挥各自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附加转换P板,它们能够支持无人基站的关键功能,如故障切换和远程监控。这无疑增加了机房空调解决方案的多样性选择。
输出运转状态信号,便于用户进行监控
在系统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将警报信号迅速传达给用户。
采用主备机定时轮换机制,旨在防止单一空调设备因持续运行过久而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现故障情况下主备机的自动切换功能,确保设备的平稳运行
·如遇着幅度以内的电压波动,空调将继续正常运转通信
匹数 |
|
室内机型号 |
|
室外机型号 |
|
电源 |
三相380V,50Hz |
制冷容量 |
12.50kw |
制热容量 |
13.50kw |
2.3、高效节能的大金多联式空调解决方案系统
大金(DAIKIN)VRV多联式空调介绍
专业应对现代化楼宇的,运用多项尖端技术,充分满足现代楼宇对于大楼中央空调系统的需求,系统效率进一步提升,空调的舒适性、节能性、设计安装的便利性、系统运转的可靠性等多项性能均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是多项尖端科技与人性化设计的结合,必将成为现代大楼的必然选择。
革新性的多联式中央空调,成为现代大型楼宇的必然之选。
VRVX系列,专为现代化楼宇精心打造,凭借多项创新技术,全面契合现代楼宇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苛刻需求。该系统显著提升运行效率,同时在空调的舒适度、节能特性、安装简易性以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业界领先水平。作为尖端科技与人性化设计的完美融合,VRVX系列无疑是现代高层建筑的明智之选。
大容量小巧型空调设备。
室外机单台容量范围扩展至,以2HP为单位递增,单套空调系统最大容量可达66HP,小巧型外机与原有多联式中央空调相比设备安装占地面积最多可节省31%。
IPLV(C)全新突破,最高可达9.10
IPLV(C)的最大值可达到9.10,而平均IPLV(C)值已超越8.21。
本系列产品荣获《超高效认证规则》权威五星级节能认证殊荣。
·超高机外静压,显著优化室外机散热效果。
·多项专业技术运用,性能全面突破。
·针对高挑空大堂、机场、电影院、大型商场、体育馆等大型挑空空间,大金将传统中央空调与多联式中央空调优势融为一体,全新研发VRV大空间用系列,单套系统最高制冷量大60匹,最高风量可达,最高机外静压高达550Pa(风量不同,机外静压不同,最大机外静压可达550Pa),以满足大型空间对于空调系统大风量、高静压的需求。
·大容量室外机,十四种形式室内机
其卓越的舒适性、节能性能、稳定性以及使用的便利性深受用户的一致好评。
四面出风环绕气流嵌入式空调内机
·360度环绕气流更舒适
·感知室内人体活动,调节气流更智能
·感知地面温度,营造自上而下的一体化舒适
·高天花板功能最高对应层高4.2米空间
标配850MM提升水
1.多联机外机(型号:
●HP(匹数)24
型号:RUXYQ24AB
·电源:三相380V50Hz
●制冷容量:67KW
●制热容量:75KW
·尺寸:
多联机外机(型号:RUXYQ12AB)
型号:RUXYQ12AB
●电源:三相380V50Hz
制冷容量:33.5KW
●制热容量:37.5KW
·尺寸:
2.4、高效节能大金新风系统
该新风系统选用的是大金(DAIKIN)品牌的FXMFP140AB型新风机组,与VRV空调系统相融合,以实现高效能的空气处理。
创新吊顶内通风策略:将经净化处理的新鲜空气融入回风区域的设计之中。
新风引入策略:在热回收通道内,采用过滤后的全新风补充,旨在日常工作中保障员工的新鲜空气需求以及维持机房的正压环境。尤其在过渡季节,会增加新风输送量,确保其符合《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中规定的5%新风比例要求。
新风系统要求:
1)新风系统配置原则如下:机房的新风量通常占空调总送风量的5%,而辅助房间则按照每人的需求设定为40立方米每小时。新风机内置冷媒,具备预处理功能,确保室内温度的恒定性。此外,它还配备了三级过滤系统以及电子净化单元,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提供优质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