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投标方案

 

温馨提示:

所有方案目录的详细内容已在Word文档中逐一阐述,如需进一步了解,敬请在购买后进行下载查阅。

 


说明

 

一、按照评分准则,建议查阅第一章中关于'项目总体情况的综合分析'的内容。

二、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分准则,对于'项目服务设想'的要求,请参见第二章详细内容。

三、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分标准,'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这一项,请参见第三章详细规定。

四、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分准则,建议查阅第四章,其中包含了预期项目物资清单的相关规定。

五、请参照第五章,详细阅读关于园林绿化维护执行计划的相关评分标准要求。

六、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分准则,建议细化'安全文明作业实施方案',参阅第六章。

七、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分准则,对于'项目紧急预案'的指引,建议查阅第七章。

 

 

 

 

 

 

 

 

编制依据

 

一、涉及项目招标文件、补遗通知以及详细设计文档等关键参考资料

二、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文档、规定、规程和技术标准。

三、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其他法律法规。

四、行业规范、标准。

 

 

 

 

 

 

 

 

 

 

 

 

 

 

 

第一章 项目总体情况分析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项目总体情况

 

一、项目总体情况

项目名称

 

采购人

 

建设地点

 

卫星定位示意图

 

具体位置示意图

 

采购内容

 

项目质量要求

 

采购服务合同期要求

 

安全文明要求

 

 

二、气候状况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描述。)

 

三、项目现状的分析

为了量身定制项目的实施策略,我司已安排项目主管及专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详细勘查并充分理解项目执行地点的实际情况。

IMG_0531

部分杂草生长在道路上

IMG_0536

行人道上横枝欠修剪

 

徒长枝3

徒长枝欠修剪

 

徒长枝1

徒长枝欠修剪

树头位杂草3

行道树中杂草

 

杂草14

杂草

IMG_0456

枯叶掉落隐患

 

IMG_0616

枯叶影响美观

第二节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

一、基本工作

实施承包约定范围内绿化养护管理的基本工作包括以下九方面内容

1.绿地的除草与松土

2.植物修剪与牵引(含行道树的修枝整形)

3.植物水分管理

4.施肥

5.植物的补种与改种

6.病虫害防治

7.卫生与环境管理(含垃圾的清运与处理)

8.园林绿化维护(含绿化巡查工作)

9.安全生产管理

具体的工作和要求按照《XXXX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检查考评办法(试行)》执行。

 

二、其他工作

1.负责承包管理期间绿化养护范围内的绿地保护工作,严禁出现养护绿地被擅自占用或破坏的现象。配合绿化执法与维护工作,及时制止侵占绿地、践踏绿地、损坏植物和设施、乱摆乱卖、乱停乱放和其他破坏绿化的行为,并及时向甲方报告。由此受到损坏或破坏的园林植物、设施,事后2天内按原貌恢复。

2.24小时全天候做好因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造成树木倒伏而影响道路交通或引发其他事故的处理,乙方接到通知后1小时内组织人员到现场清理倒伏树木或折断树枝,事后24小时内及时恢复。

3.由于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造成的绿化景观损害,乙方要按甲方的部署,半小时内组织人员及机械设备、车辆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4.遇有重要的参观、检查或节庆活动时,乙方须按时、按标准、按要求完成所分配的绿化管养临时突击性任务。

5.乙方有责任保护好淋水管网,并负责所有水制维修,用水后必须立刻关好水制(包括总制);发现有人为破坏或自然损坏管网,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通知甲方,配合做好绿地内设备设施维修与检测工作。

6.做好约定范围内绿化养护的其他工作

我单位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我单位严格按照采购人维护标准进行绿化养护及其他设备设施维护,达到采购人满意水平。

服务期

 

安全文明生产目标

目标:合格。

验收标准

 

 

第三节 服务理念的重要性评估

致力于绿色养护,坚持实施精品管理标准,注重资源再生与有效回收,强调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控,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我们始终遵循客户的需求,提供即时响应的服务,承诺优质且持续改进的业绩,以营造优美宜人的环境。

 

第四节 服务挑战分析与解决方案

 

一、关注重点服务

1.道路绿化修剪、垃圾清运等占道工作。

2.维护和提升道路两侧绿化带、公共绿地以及景观区域的美学呈现和城市整体形象

3.本项目涵盖城市园林绿化的应急抢险救灾工作,主要包括防风、防汛、防旱及防冻等任务。

4.委托范围的安全生产。

5.在重要节日如春节和国庆,以及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中,对园林绿化环境的强化维护任务将得到重点关注和实施。

6.在维护进程中,我们推行绿化垃圾的再利用与妥善处置。

7.针对大树、公共绿地的精细维护以及白蚁、红火蚁的控制防治,以及薇甘菊等入侵物种的管理,我们将实施全面且专业的养护与防范策略。

 

二、服务挑战

1.本项目地处XXX市,该区域气候条件复杂,频发多样的气象灾害。一年四季涵盖暴雨引发的洪涝与干旱咸潮现象,同时伴随着雷电活动和剧烈的对流天气。严冬时节有寒潮冷害、低温霜冻之虞,而夏季则需防范高温酷暑与热带气旋的侵袭。特别值得注意的重大气象灾害包括大暴雨、特大暴雨突袭、热带气旋直接冲击、特大洪水、深度干旱以及严重的冷害等。因此,我们必须在灾害来临前实施周密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同时确保灾后恢复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应急物资的充足储备,以应对突发的紧急状况。

2.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务必关注项目的交通管理与疏导,确保提供高效且有秩序的优质服务。

3.XXX市作为享有国家级文明城市的美誉,其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服务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我们必须尤为强调在服务进程中对安全防护措施的严谨实施以及周边环境的妥善维护。

4.本项目乃一项重要的绿化养护工程项目,其服务涵盖面广泛,对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工作具有极高要求。

 

三、优化建议

园林绿化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区域的审美层次与形象展示,同时对于经济进步与民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对于成功开展园林绿地建设项目,基础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于精细化的园林绿化维护与管理工作。我们建议着重关注并切实执行以下核心任务:

(一)土壤的科学管理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不可或缺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植物生存与繁衍的基石,更是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的关键存储与供给场所。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土壤条件息息相关,因此,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着重于提升土壤肥力,以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在土壤管理策略中,首要步骤应包含松土和除草,通过疏松表层土壤,能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其透气性,促进有机物质的快速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健康发展。针对不同的植物类别,操作方法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草本植物的松土深度控制在约5厘米,而树木(排除灌木)的松土深度则在5至10厘米范围内,每年建议进行两到三次松土,大型灌木和乔木可相应放宽至每两年一次。此外,杂草对植物构成严重竞争,它们争夺水、气、肥和热量,对景观园林的美观度也构成影响。因此,必须频繁清理植物周围的杂草。松土与除草作业可同步进行,杂草清除应频繁进行,范围应限于树木的冠幅内最为适宜。

 

(二)定期灌溉与排水

植物的生长受土壤水分状态的显著影响,因此灌溉与排水作业需保持规律性。定期调控土壤湿度至适宜水平,确保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从而保障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对于园林植物的单株灌溉,通常以树干基部为中心,以树冠滴水为准,设定盘状浇灌区域,深度控制在15-30厘米,同时在灌水过程中需在盘内松土,促使水分充分渗透,围埂需平整。值得注意的是,灌溉范围应适当,过窄可能导致远离树干的根系缺乏足够的水分供给,影响植物发育。灌溉需适度、适时,避免过度,干旱时应在施肥后立即补水,以防因土壤缺水加剧旱情。此外,灌溉水质必须严格把控,禁止使用废水或污水,优先选择软水。排水则旨在防止水分积累引发植物缺氧问题,常用方法包括明沟排水、暗沟排水以及借助地形自然排水系统进行管理。

 

(三)合理的施肥管理

植物养护管理中,科学的施肥策略对于优化植物生长至关重要。首要的是把握施肥的时机,特别是在园林植物的种植初期,应当施加基肥,通常选择在秋季末期,因为此时正值植物根系发育的旺盛期,适时的施肥能够刺激根系扩展,支持植物度过冬季,并为翌年的生长奠定坚实基础。前期追肥应在植物生长早期和晚期进行,包括在开花前期、花芽形成阶段以及生产活动高峰期;后期追肥则适用于花后阶段和花芽分化后期,具体的施用时间需依据地域条件和植物种类进行灵活调整,务必因时制宜,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

 

(四)加大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强化园林绿化植物群落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是当前绿化养护与管理的核心任务。为此,我们提倡在工程实践中融合并优化人工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策略,旨在实现地表植被(包括地被植物、灌木和乔木)的和谐共生,提升园林绿地的绿化层次丰富度,增强植物种群的多样性,并通过物种间的相互调控机制,防止因病虫害频发导致生态单一性的问题。同时,我们强调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通过定期实施叶面施肥,补充植物抵御病虫害所需的营养,以提升植物自我防护机能。通过改进和优化养护与管理模式,实质性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五)加强园林植物的修剪养护力度

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程的要求下,对园林植物进行精准修剪至关重要。通过执行恰当的科学修剪策略,树木得以展现出规整、美观且艺术的形态,提升其观赏价值。这种修剪手段旨在优化树木的光照与通风条件,降低病虫害的风险,从而促进其茁壮成长。针对地域差异和植物种类特性,修剪方法需遵循专业的技术指南,对各类树木采取针对性处理。修剪完成后,务必对修剪部位进行适当的后续护理,例如在切口处施加防腐涂料,以确保防止病虫侵害。对于主轴发育显著的树种,务必保护其中央主导枝,确保其直立向上发展。在进行修剪时,务必避开植物的生长期,而是选择在植物休眠期进行操作,以确保最佳的修剪效果和植物健康。

 

 

 

 

 

 

 

 

 

 

第二章 项目服务设想

 

 

第一节 项目服务理念的重要性评估的重要性评估

 

一、服务理念的重要性评估

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原则,通过持续创新,积极发掘并满足服务对象的潜在需求。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逐步实现了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以及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1.我们的核心理念是:热忱服务、严谨周到、坚持不懈、追求卓越。

2.我们的宗旨在于: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竭尽全力解决客户的困扰。

3.我们秉持诚挚与专注的精神,致力于赢得客户的安心信赖。

4.我们的承诺:致力于提供周到的服务,确保客户的无忧体验。

 

二、经营理念

1.我们坚定秉持'质量管理与企业运营密不可分'的观念。为此,对公司的基础状况、组织架构、经营策略及运作机制需进行深入且全面的理解与认知,以促进全体员工在政策理论素养和管理技能上实现稳步且显著的提升。伴随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我们将创设条件,灵活实施,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在公司内部塑造出热爱学习、尊重职责、注重团队协作并追求实效的良好学习与工作氛围。

2.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服务项目的运营中,机构需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服务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执行职能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秩序的有序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将直接影响服务项目的品质保障。每个项目成员的言行举止,无论何时何地,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关乎企业的信誉。因此,我们重申:管理是实现目标的工具,而优质的工作成果是我们的追求。务必通过严谨的管理,确保本次养护服务任务的顺利并达成预期目标。

 

三、管理方针

实现本项目的各项目标绝非易事,这就强调了卓越的管理至关重要。管理的核心在于追求并实现预期的成果。评价管理有效性的一个关键标准是: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是否圆满完成了任务。然而,这一原则并非在所有情境中都通用,管理者应将重点和精力聚焦于切实可行的行动策略。鉴于此,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本项目,我们依据过往的实践经验,对项目目标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据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

1.作为管理者,其核心职责在于宏观视野与整体把控,视整体进步为其使命。管理者应当深刻领会自身的角色定位,而非局限于岗位视角,而是应善用源自职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实践经验,以推动整体利益的实现。

2.核心策略的精髓在于集中力量于极少数关键要素。众多管理者往往追求所谓‘秘诀’,然而,这实质上可能构成风险。实际上,如果存在某种‘秘诀’,其首要性即在于对核心要点的专注。具备这种专注的核心能力、策略运用以及严格的纪律,往往是高效执行的显著标志。

3.优化策略应聚焦于现有优势的挖掘和利用,而非持续追求全新的开发。然而,实践中,众多管理者往往倾向于后者,即开发新颖特质,而非充分施展既有优势。尽管管理手段可能技巧娴熟,形式上科学,但由此产生的管理疏漏往往是难以挽回的后果。

4.建立内部的互信关系:在部门或组织内部营造出和谐且高效的协作环境,对于项目的顺利执行至关重要。尽管一些管理者可能遵循教科书上的理论指导,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实际上,当管理者能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时,其所领导的部门或组织将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5.积极思维的核心策略是采用适宜的或创新性的思维方式。积极思维的准则促使管理者将焦点置于潜在的机会上。实际上,识别并把握机遇比解决困境更为关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可以无视存在的挑战。高效的管理者能透彻洞察问题与难题,而非回避,他们优先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机遇.

 

第二节 修护管理细则

 

养护工作的具体内容涵盖灌溉与排水、杂草清除、土壤管理(如中耕)、肥料施用、植物修剪与造型、病虫害预防与控制、抵御风灾与保暖、以及绿地日常维护清洁等一系列专业操作。

一、重要性评估

养护工作需持续全年,尤其在施工初期阶段尤为关键。因此,深入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并充分考量当地的生态环境因素,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且科学的养护策略,是保障养护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针对本项目的特定生态背景,为了确保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我们将在保证工程人员与养护设备的有效配置基础上,依据项目特性和实际情况,特此制定一项既实际又科学、常规化的养护方案。植物养护管理在园林建设与运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时且科学的植物养护管理对于消除种植期间可能对枝叶和根系的损害至关重要,确保植物成活,并能迅速提振其生长活力,这是实现景观美化效益的关键策略。

2.定期、严谨且持续的日常维护管理,能够促使植物适应各类环境条件,抵御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的危害,维持其健康的生长态势,提升绿化表现,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多元功能效益的充分发挥。

3.通过长期、系统且细致的养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植物过早衰老,延长其生长周期,维持景观的优美视觉效果,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这是提升园林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重要策略。

 

二、详细内容

(一)树木养护管理

1.土壤管理

(1)针对土壤的优化提升,我们采用的策略包括深度耕作以促进土壤成熟、引入外来优质土壤进行改良、实施堆肥增土与适量掺入沙粒,以及施加有机肥料等综合性手段。

深耕施基肥:通过翻土与施肥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优化土壤结构并提升其物理化学特性,有助于土壤团粒体的构建,增强土壤孔隙度。通常建议在冬季初始阶段进行此项操作,此时土壤伤口易于愈合,新生根系易于萌发,而冬季的冷冻过程则有利于土壤的自然风化及积雪保湿。春季土壤解冻后,应尽快实施深度翻耕作业。

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其翻耕深度需有所调整。黏重土壤应进行深度翻耕,而沙质土壤则适于浅耕。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建议采用浅层作业。遇到砾石层,若需翻耕,务必先移除砾石并更换优质土壤。常规的翻土深度一般控制在5-10厘米,以确保避开主要根系活动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深翻操作应与施肥、灌溉同步进行。完成深翻后,土壤结构通常维持原状,即在原地松土,混合有机肥料,然后将新土置于底层,表层保留原有土壤。

2土壤管理措施

在气候适宜,即天气晴朗或雨后初霁之际,应选择土壤湿度适中的时段进行松土和杂草管理。操作过程中需确保不损伤树木表皮。对于成苗,建议每年进行2-3次松土,深度控制在6-9厘米;而对于幼苗,则需浅至3厘米的处理.

在地表植被覆盖不足,特别是树木和灌木区域暴露土壤的情况下,这不仅对植物生长构成干扰,还可能影响整体景观美感。为此,我们建议在春季时节,充分利用现有茂盛的地被植物进行分株移植,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美观。

2.补充肥料:其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并持续优化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1)施肥量:

施肥量的测定应基于植物的生长状况、土壤养分水平、水分供给以及光照条件等多元要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落叶树木,施肥的基准是依据每3厘米的胸径,施用以氮、磷、钾按照10:6:4的比例配置的复合肥1.0千克。对于胸径小于1.5厘米的树木,应按照这一剂量的一半施用。而对于阔叶常绿树种,推荐的标准是每3厘米胸径施加氮、磷、钾配比为10:6:4的复合肥,剂量范围通常在0.9至1.0千克之间。

草坪施肥的一般推荐量为每平方米4.8克氮(N),氮与钾(K)的比例适宜维持在2:1的标准。

(2)施肥时期:

在植物的休眠期间,施肥操作通常在早春或晚秋进行,选用的肥料主要为缓释长效型物质,如堆肥和厩肥等有机肥料,同时可适量加入速效肥料,统称为基础肥料。特别是在秋季,有机肥料通常施加于树木根部区域。考虑到落叶树类的根系活动一般始于2月中旬,因此在早春萌芽前的2至3个月,即施肥于发芽前夕,对氮肥的补充与堆肥的累积尤为适宜。此外,冬季土壤翻耕时亦可进行施肥作业。

在植物生长周期内,应当适时补充适量的高效肥料。针对花灌木,建议在开花前期、后期以及花芽发育关键期实施追肥。对于那些花期较长或开花频次较高的植物种类,追肥的频率应相应提高。例如,月季在施加了基础肥料的基础上,每次花朵凋谢后应及时进行追肥补给。

(3)土壤施肥策略应当依据树木的特定根系特性进行定制。肥料施放应位于根系密集区域的适当深度和距离之外。施肥的具体参数包括树种、树龄、土壤质地以及肥料类型。例如,对于具有发达根系如银杏的树木,施肥深度和范围应相应较大,考虑到其广泛的分布。相比之下,幼龄树木由于根系浅且分布范围有限,适宜采用浅层且较小范围的施肥。氮肥倾向于浅层施用,而磷肥则推荐与有机肥料混合,以优化利用。基础肥料应深施于土壤中,而追肥则倾向于浅层进行。常见的施肥操作方法如下:

沟施:

1)在树冠正投影线的外部,建议开挖一个宽度为30-40厘米的圆形沟槽,将肥料精确地投放至沟内。然后适量覆盖土壤并进行踏实处理,确保其与地面平整,这种方法适用于生长旺盛的青壮年树木。

2)采用放射状沟施技术:以树干为核心区域,从离干体稍远处开始,依次挖掘出4-6条沟槽,这些沟槽深度和宽度保持在30-40厘米,且呈辐射状分布,沟槽长度略超过树冠的正常投影边界。将肥料精准投放至沟内,然后覆盖适量土壤,并进行适度压实,使其与地面齐平。此方法有利于内侧枝条充分汲取养分,适用于生长旺盛的成年树木。

撒施:

1)对于大面积的群体种植区域,如树坛、树丛以及个体树种中树体高大的孤植树,施用肥料的步骤包括在地表均匀撒播,同时配合秋季进行深度翻耕,使肥料融入土壤。在土壤湿度适宜,如雨后湿润时,可直接施用化肥,或者预先将其溶解于水中,再对植株根部进行灌溉。

2)在树冠外围区域及以内,每个间隔大约50厘米,开挖深度为40至50厘米的圆形孔洞,直径建议保持在30厘米左右。施肥时,您可以选择将穴位挖成单环结构,或者交错设置2到3个环形投放区,确保肥料均匀分布后,务必覆土平整以保护土壤结构。

3.修剪:

(1)当植物发育至一定程度,其生长可能会变得过于密集,导致树冠呈现穹隆状结构,花朵与果实集中于顶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视觉审美。此外,过密的生长环境可能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小气候条件。鉴于这些因素,适当的植物修剪与整形显得尤为必要。

(2)在树木管理中,修剪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旨在优化树姿,重塑林地景观,调整树木生长态势,维持生态平衡,预防火灾风险,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并提升植物的生命力与适应性。

(3)整形修剪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考虑树木在绿化中的功能性差异,对于已成熟的成年树木,修剪应当适当加重;而对于尚在生长阶段的幼年树,则需采取轻度修剪。其次,尊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顺应其自然生长趋势。最后,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环境条件进行定制化的修剪策略。

(4)修剪作业可分两个阶段:一是休眠期修剪,即在落叶后期至萌芽前进行,主要针对树木在进入冬眠状态直至次年春季发芽前的时段。二是生长期间修剪,即萌芽后至落叶前,涵盖树木生长周期内的除芽、摘心、捻梢、摘叶及摘蕾等操作,通常落叶类树木在冬季早期至早春实施,而常绿树种则倾向于在晚春进行此类维护工作。

(5)在修剪过程中,应对各类植物进行全面考虑,依据其特定的应用特性实施适宜的修剪策略。对于主要树种,针对落叶树着重进行审美优化的修整,而对于常绿树则采取适度疏枝减叶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

4.对于大型树木,我们将实施精细且周到的养护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对于大型乔木,其稳定性易受影响,因此需设置适当的支撑结构,以稳固地固定树木,防止其倾斜或倒塌。

(2)在养护期间,需密切关注灌溉管理。特别是在夏季,应频繁地对地表和树冠实施适量的清水喷淋,以提升环境湿度并有效抑制植物的蒸腾损耗。

(3)在秋季实施追肥补充,同时,春季和秋季期间应确保进行不少于两次至三次的肥料施用操作。

(4)在灌溉溶液中添加0.02%的生长素调节剂,以优化根系发育,同时实施树木吊瓶(含营养液)的应用,旨在强化植物根系的健全生长。

(5)针对树干的湿度维护,以减少叶片蒸发的水分,实施包裹措施是必要的。特别是在酷暑季节,可以通过构建树冠下方的遮阳棚或者悬挂草帘进一步降低蒸腾作用。操作时,应用湿润的草料自树基开始紧密缠绕树干,直至主干顶端。随后,应均匀涂抹一层由调制的黏土泥浆覆盖在草绳包裹的树干表面。后续阶段,可定期使用喷雾器对树干进行保湿处理。

5.病虫害的防治:

序号

病虫种类

防治方法

1

介壳虫

2-3月、5-6月施40氧化乐果2000倍溶液

2

樟叶蜂

4-5月施生物药剂如:BT乳剂

3

丝棉木金星尺蛾

4-5月施50杀螟松1000倍溶液

4

地老虎类

4-5月喷施生物药剂

如:呋喃丹

5

毒蛾类

4-9月施50杀螟松1000倍溶液

6

蓟马类

5-6月施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溶液

7

蔷薇叶蜂

5-6月施50杀螟松1000-1500倍溶液

8

短蛾负蝗

5-6月施50杀螟松1000倍溶液

9

绿尾大蚕蛾

5-7月喷施生物药剂

10

大造桥虫

5-10月施50杀螟松1000倍溶液

11

红蜘蛛

5-7月施73克螨特乳油2000杯溶液

12

樟丛螟

6月喷施生物药剂

如:BT乳剂

13

月季黑斑病

6月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溶液

14

月季白粉病

6月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溶液

15

刺蛾类

6、7月喷施用生物药剂

16

蓑蛾类

6-10月喷施生物药剂如:花保

17

蝽类

7-8月施40氧化乐果2000倍溶液

18

黄杨卷叶螟

7-9月施50杀螟松1000倍溶液

19

蚜虫

开花前后施50灭芽乳油1000-1500倍溶液

20

天牛

用50氧化乐果100倍喷于产卵处

21

蝼蛄类

春秋根际泼浇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溶液

22

鸢尾软腐病

发病初期每15天施用1:1:100的波尔多液

6.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杂草被视为一项关键干扰因素。对于各个种植区域,我们建议实施至少每月一次的常规杂草管理,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化学除草与人工干预。化学除草的优势在于:

(1)该除草剂展现出卓越的功效,其除草率通常在80%至90%之间,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100%的理想效果。

(2)通过有效控制杂草,防止其与苗木竞争土壤中的营养、水分和光照资源,从而得以优化苗木的生长环境,进而提升其品质和生产量。

(3)省钱省力。

(4)化学除草技术显著降低了农作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同时实现了对水资源和肥料流失的有效遏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化学除草具有高效性,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不可忽视。因此,我们提倡采取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人工辅助降低化学除草的依赖度,以草醚、草甘酸等除草剂为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

7.针对XX地区的夏季气候特征,即每年的7月至9月,鉴于此期间高温持续且频繁,对于园艺植物的抗旱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植物种类的生长特性差异,灌溉策略需精细调整。对于那些对水分和空气湿度需求较高的树种,推荐在清晨或傍晚时段实施灌溉,具体的浇水量应根据土壤的湿度和透水性进行适当控制。

8.针对防汛防台的需求,我们执行的策略与任务涵盖了对高大乔木的保护,遵循预防优先且综合管理的原则。针对可能遇到的隐患,如树根发育不深、面向风向易受冲击、树冠茂盛枝叶密集以及生长环境条件不佳的树木,我们将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设立支撑结构、捆绑固定、增强稳定性、调整姿态、修剪枝叶以及加固地基。所有预防性维护工作预计在六月底前完成完毕。

(1)在飓风即将袭来之际,应对每一根支柱进行详尽核查,对任何不符合规定标准的支柱及其捆绑装置应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2)枝干的保护工作采用严谨的捆绑技术,具体操作是使用8号镀锌铁丝或坚韧的绳索进行缠绕,每处绑扎部位需配备橡胶衬垫以增加舒适度,并确保绑扎端部的稳固固定。

(3)在遇到坑槽内土壤呈现低洼并伴有积水的情况时,务必于台风来临前实施填土作业,确保根部周围土壤形成适宜的隆起状态。

(4)通常在植物的休眠期实施矫正操作,然而对于树干已显著偏斜的植株,我们应在遭受台风前预先安装支撑架,通过缠绕铅丝进行固定。随后,应迅速在台风过后的适宜时机进行后续的扶正处理。

(5)针对树木的立地环境、生长态势,特别是那些可能与架空线路发生接触的枝条以及过于繁茂的部分,实施相应的疏枝处理,包括不同程度的修剪和终端短截操作。

(6)地桩加固是一项应急应对策略,其核心操作是针对迎风树木的根部,通过在人行道边的侧石附近设置横向支撑。具体做法是将树干基部的树桩切割至与侧石等距,确保树桩一端稳固地抵住树干底部,另一端依托于侧石。在全年的台风高发期,应保持持续的监测和必要时的补植维护工作。

(7)在经历暴风骤雨与台风侵袭后,我们须对绿化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对倾斜的植被实施校正并进行必要的培土加固,同时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对于那些因倾覆而影响视觉效果的树木,我们将适度修剪树冠,并尽快进行复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