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清洁与废物处理社会化服务投标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 定制化一站式服务提案

1.1. 深入剖析项目需求

1.1.1. 我们的服务亮点

一、环境的特殊性

保洁服务涵盖广泛的建筑类型,其中医院环境独具特色。医院作为非同寻常的公共设施,内部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且技术要求高,因此在制定保洁策略、配置人力资源及物资和选择维护措施时,必须依据其特有的环境特性进行定制化的调整。

如门急诊部的建筑特点是拥有大面积的候诊、收费大厅,层高较高,大面积玻璃较多,地板为PPC材质需要进行打蜡。我们设置了专门的循环保洁岗位,以便在第一时间清除大厅杂物。对于常规保洁员无力完成的高处设施和大面积玻璃清洁等工作,可以配备专项保洁员进行计划性重点清洁,工具配置方面应将高空操作因素考虑在内。可以采用设置公共区域保洁岗位和常规保洁员定期巡视的方法,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病员活动规律、噪音、扬灰等问题,以免在维护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和客户投诉。

二、对象的特殊性

在医疗设施内执行保洁任务时,其服务对象具有特定的要求。保洁作业须确保不妨碍医护人员的医疗、教育和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面对患者与家属,我们务必持有诚挚的服务精神和专业素养,提供最为卓越的服务体验。

对于病员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不应强制执行所有常规行为规范,例如禁烟与勿随地吐痰。医院保洁人员需表现出更高的职业责任感,频繁巡查以维护清洁环境,同时应克制在面对频繁破坏劳动成果的情况下的负面情绪。此外,病患家属由于照料患者的压力,情绪可能较为紧张,易产生急躁,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内部培训,强化员工的服务理念,提升沟通技巧,以免因不当行为(如无意触碰他人)或言语(如不恰当的回应)引发误解或冲突。

三、标准的特殊性

医院作为对消毒隔离标准严苛的环境,其日常保洁工作务必精细严谨,致力于消除交叉感染与院内感染风险,这正是衡量保洁专业素质的关键指标。

1. 划分消毒隔离区域:首要任务是依据消毒隔离规定,将医院环境细分为污染区(包括病房与卫生间)、半污染区(涵盖公共区域与诊室)以及清洁区(行政办公区域及值班室)。按照这些区域的区分,实施色彩编码管理,以匹配适宜的清洁工具和消耗品配置。 2. 日常清洁消毒规程:日常工作中,保洁员应着重于清洁床头柜、地板以及重点设施如电话、开关和把手等非核心区域的消毒。 3. 保洁工具与耗材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操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致力于优化医院环境的整体美观度。

四、管理的特殊性

医院环境的整洁与舒适,源于全体员工保洁人员的辛勤付出。为了确保每位保洁员能严格遵循岗位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关键。在服务性行业中,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效的管理直接关乎效益的提升,正如那句常言:卓越的管理孕育出显著的成果。

组织架构设计与管理人员预算规划:作为前期筹备的关键环节,其目标是提升管理团队效能,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关键在于合理构建管理部门的结构,兼顾医院各功能区域的人员流动性分析、保洁需求特性和排班规则,从而定制适宜的管理策略。

制度构建的策略:确立合理而高效的质量管控体系,其基础在于对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特性的深入理解。尤为关键的是,一线保洁员的权益需特别关注。他们勤劳奉献,仅靠基本薪酬,工作中还可能遭遇不公。因此,在制定制度时,应在硬性规定之外设立弹性条款,旨在实现奖惩分明,同时避免冲突加剧。

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管理层的首要任务是促使每位员工视企业与项目如家。这不仅包括传授专业技能和遵循操作规程,更要阐明背后的深层意义,促使员工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认同。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激发全员进取精神。管理层应有意识地搭建平台,鼓励员工参与部门决策与管理,让一线人员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共同维护这个‘家’的责任是毋庸置疑的。

五、服务内涵的特殊性

医院运营的独特性在于其深厚的服務文化内涵,其社会影响力显著。在推进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各部门间的协同与配合至关重要。例如,与保卫部门共享安全资源,与后勤部门优化管理服务,以及有效处理门诊的客户关怀问题。这种全方位的协作不仅推动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助力塑造优良的服务与经营环境。在追求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的同时,我们强调教育元素,坚持标准化、高质量服务,并进一步突显服务的核心价值,强化服务功能,切实执行服务举措。

1. 管理体系

一、标准化管理体系:

保洁人员着装要求:全体保洁员需穿着统一的绿色保洁服,并搭配黑色鞋子。特别说明,男性保洁员无需配备特定服装。

流程规范化:构建详尽的病房管理流程、卫生间清洁规程以及走廊通行标准,同步规定晨会和班后总结的会议程序。

通过构建诸如日常巡查清单、物资进出记录表以及设备使用维护手册等各类表格,我们以直观且精确的方式展示日常清洁工作的流程,此举显著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会议规程与请假管理制度,以规范化的方式响应现场需求,确保保洁人员及管理人员行为准则明确,操作指南有据可依。

强化监督核查措施:包括定时、不定时的全面检查,以及专项审计(审计项目涵盖出勤记录、物资管理、作业流程与工作品质等各环节)。

品质监督与管理:品质部实施定期与不定期的项目抽查,其职责涵盖现场环境卫生的严格检验,以及与甲方的有效沟通。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立即进行整改并执行相应的处罚措施,以此确保始终提供优质且高标准的服务质量。

四、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

按照消毒隔离规定,医院环境划分为三个区域:污染区(包括病房与卫生间)、半污染区(涵盖公共区域与诊室)以及清洁区(行政办公区与值班室)。实施分色标识管理制度,确保保洁工具和消耗品的对应配置。在洗消中心,同样遵循分色管理原则,以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

以下是各类区域的常见分类标识: - 红色区域主要包括卫生间、坐便器以及地面。 - 黄色区域涵盖洗手盆、墙面、玻璃设施及活动室。 - 蓝色区域适用于办公室、会议室、大堂以及通行走廊。 - 绿色区域则主要指代餐厅和厨房区域。

交叉感染高危區廁盆,手術室等  洗手盆,健身室等 辦公區,大堂,接待處等              餐飲區

分色管理

医院:清洁区(白色)、半污染区(绿色)、污染区(蓝色)、重污染区(红色)。

炜华物业注重细节管理,其中推行颜色编码系统尤为显著。借助一套高效的操作流程,我们旨在最大程度地防止保洁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从而确保客户与员工的个人卫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五、保洁洗消中心的设置:

致力于在贵院实施精细化的保洁运营策略,旨在借助前沿的医院后勤管理理念及专业化的清洁设备与耗材,构建一个安全、宜人且卫生的医疗与办公空间。

为确保保洁工作的无交叉感染目标,我们精心制定了严谨的消毒隔离操作规程与色彩标识系统。为确保这些规定的有效执行,公司决策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专门针对医疗机构的保洁需求,对微纤维抹布和微纤维平拖进行集中清洗消毒。此举不仅能确保保洁材料的彻底清洁,提升工作效率,还节省了因分散洗涤产生的水电资源,实为一举多得的策略。

为了达成既定目标,我们计划设立一个洗消中心,负责物料的接收、分类、清洗、消毒与管理等工作流程。为此,我们恳请贵院提供一间约20平方米,配置有上下水设施和电力供应的储存空间,作为洗消中心的核心区域。服务提供方将依据实际需求配置适量的洗衣机和消毒浸泡设备。

提升保洁工具物料的效能并非单纯依赖高价采购,而是通过实施科学的操作流程,旨在同步提高工作效率与消毒隔离标准。例如,我们建议采用微纤平拖替换传统拖把,每处理30平方米区域,使用一块预先经清洗消毒的平拖布。作业完毕后,专门人员将污染的平拖布统一收集并送至消毒清洗中心进行深度清洁。这样有效地防止了因传统拖把可能导致的二次污染。同样,抹布使用也推行‘一室一巾’、‘一间一巾’、‘一桶一巾’的原则,使用后的抹布同样实行集中清洗消毒,避免员工个人洗涤。我们恳请院方领导给予全力支持,我们承诺将以更卓越的服务回馈院方的信任!

2. 创新的管理策略

医院物业项目的综合服务管理,涵盖甲方的会务安排与来访接待等关键事务,它内外兼顾,既要支持内部运营,又需面向外部提供服务。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各环节的运行效率,塑造着和谐舒适的办公与服务环境,更是构筑甲乙双方品牌形象的基石。基于对类似保洁服务的深度理解,我们坚信,对于医院项目而言,保洁服务的核心软实力在于卓越的综合服务管理。

我们的医院项目综合服务管理策略构建于"一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四大实施举措"的理念之上。我们坚持以"一个中心"为导向,坚守"四项原则",切实执行"四大措施",以此确保服务质量和甲方满意度的全面达标。

核心理念:致力于实现零缺陷的服务宗旨,我们以高效、精准且充满人文关怀的酒店式服务为载体,力求在各个环节体现服务的高品质、管理的亲和力以及改进的即时响应,让患者与医疗人员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验到我们的卓越服务。

四条基本原则:一为兼顾计划的严谨与执行的弹性,二为确保响应的及时与信息的精准,三为融合个性化服务与普适性考量,四为重视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严格保密。

“四大措施”:即人才专业化、流程标准化、接口无缝化、监控动态化。我们将结合医院此次保洁服务区域的特点,设置与医患人员服务要求较高、机房服务技术要求较高相配套的专业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实行流程化管理,如会议接待工作按其流程分为会务预约流程、会议分级流程、会议召开流程、会议音响播放流程、会议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通过流程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及效率。在具体工作中,实现部门衔接无缝化,如会议召开,涉及客户服务、工程、机电等部门,如何处理好各部门的内部协商,我们将有一套规范性的管理方案及制度,避免由于部门衔接不到位出现扯皮、延误等现象。同时,我们还将设立专门机构、制定分公司、部门、班组长三级监督机制,对各项工作实行动态化监控,如大厅保洁工作,除清洁服务部门定期监控外,其他部门部长、工作人员均全员参与,随时对清洁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力求做好事前控制,给移动客户创造出超越预期的服务。

1.1.2. 关键问题与挑战探讨

1. 有效的沟通对于提供优质综合服务至关重要。

项目医院地理位置显赫,涵盖范围广泛,对地方影响深远。在综合事务管理中,需应对来自四面八方、各部门的投诉、建议及各类信息反馈,实现实时响应和无缝处理,任务艰巨。为此,我们计划实施"沟通无障碍,管理地域化"的管理体系,旨在确保指令即时准确传达至各个管理区域和部门。

对外建立高效联络机制:医院物业公司将依托深入的沟通,指派专人作为联络专员,与医院管理层无缝对接,确保综合事务管理的顺畅沟通。物业服务中心将定期向医院呈报事务管理动态,并在遇到工作难题时,主动向医院寻求支持和解答。

对内管理体系:一、医院物业分公司物业服务中心全面承担医院的物业管理工作,包括门诊大楼、住院部、高级病房及学术交流中心等的客户服务、信息反馈、投诉处理、楼层服务、部门监督与沟通协调等职责。二、在各保洁服务区域设立区域综合事务管理员(楼层助理与事务助理),他们专司本区域的综合事务管理与监督。三、分公司物业服务中心作为中央调度中心,实时监控各区域综合事务管理员的工作动态,一旦发现异常,能迅速调度必要资源进行妥善处理。

2. 高效管理重要活动与贵宾接待成为会务的核心关注

展现医院对外优质服务风貌的关键环节在于重大会议及重要来宾的接待工作。在人力资源有限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如何确保会议策划与接待工作的高标准、安全性以及形象呈现,是我们综合会务管理的核心挑战与重点任务。为此,我们计划效仿业界公认的保洁服务策略:前置筹备精细周到,会中服务安全保障隐形,会后信息严谨保密。

3. 提升分散管理区域的服务监管能力将构成综合事务管理的挑战将是综合事务管理的难点

面对医院门诊大楼、住院部等众多分散的保洁服务区域,以及随之而来的差异化服务需求,确保各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物业服务中心有效监管的挑战。为此,我们将采取'机制引领、全员融入、内外联动'的监督策略,融入日常运营管理之中。

驱动机制与持续监督:针对各项任务,我们将明确工作规范,实施量化评估,责任细分至个人与部门。每位员工和团队需实时自我检查,填写详细记录,形成内部自我监管机制。同时,物业服务中心设立全天候热线服务及专业督察人员,他们负责日常监督并及时响应客户投诉与建议,公开各部门的工作动态,促进内外部信息交互,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全面投入与消除疏漏:客户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源于客户服务、环境维护、秩序保障及设施运营等多方面的整体体验。我们倡导分公司全体员工深度参与,注重细节,无论是力所能及的小事,都需积极投入;对于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务必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例如,若发现地面遗落的纸屑,即便清洁人员正忙于其他事务,保安人员在经过时也有责任拾起并放入垃圾桶。通过全员协作监督,确保管理无缝隙,响应即时无延误。

我们致力于优化服务质量,对易引发客户不满的关键区域和服务环节实施全面监控,确保特情应对策略得心应手。针对门诊大厅人流量大的特性,我们将分别制定高峰时段和低峰期的精细清洁、安保及绿化维护规程。同时,预先制定了应对突发情况如电力中断、盗窃、火灾等的应急预案,以便于事前控制客户体验。一旦接到投诉,我们坚持主动、迅速、彻底解决问题,确保当天内解决并消除问题根源。每次处理投诉后,我们会进行案例剖析与反思,以防止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确保服务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4. 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是综合管理的挑战

在综合事务管理中,日常运营之外,时常需应对各类突发状况,例如在非工作日召开的紧急会议。这些事件往往要求迅速妥善处理内外部沟通、信息发布等工作,从而考验着我们的管理水平。为此,我们确立了"事前防控为核心、定期演练提升应变、部门协作速响应"的二十一个字管理策略,旨在提升物业服务中心在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响应与执行能力。

事前管控策略:一、物业服务中心实施严谨的日间巡查机制,注重细节,对每日巡查内容进行严格核查,一旦发现任何问题,立即勒令即时修正,对于可现场处理的小问题,立即执行,重大事项则指定专人跟进。二、服务中心迅速反馈信息至各部门,推动流程优化,确保部门间的协作无缝对接,纵向沟通高效顺畅,检查评估规范化,改进与纠正措施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责任明确到个人。通过这些举措,竭力降低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状况的可能性,强化事前预防能力。

应急预案与常规训练: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引发的紧急事件,我们将设计并实施定期的模拟演练。例如,模拟楼层事务助理和物业服务中心调度员在遭遇台风、暴雨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人员调度以及信息传达等挑战。通过日常频繁的模拟练习,旨在确保在繁忙时刻能够冷静应对,无误操作,这是我们持续追求的优化目标。

优化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实施集中调度,提升对突发状况的响应效率。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设立值班经理,具备直接指挥调度权限。一旦遭遇突发事件,物业中心将立即将信息通报给医院及相关分公司关键部门负责人,并随之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确保各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行动。

1.2. 标准化保洁服务流程

1.2.1. 人员配置标准

1. 项目人员配置计划

序号

楼号

区域

保洁人数

备注

1

1号楼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号楼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3号楼

 

 

 

41

 

 

 

42

 

 

 

43

 

 

 

44

 

 

 

45

 

 

 

46

5号楼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7号楼

 

 

 

58

 

 

 

59

 

 

 

60

 

 

 

61

 

 

 

62

 

 

 

63

8号楼